【文匯網訊】 28日上午,位於港島的香港中央圖書館裏,正舉行「風情絲路 彩墨香江」當代名家作品展和香港、內蒙古兩地攝影比賽暨聯展。逾百幅書畫作品及300多幅攝影作品匯聚一堂,呈現藝術家眼中的絲路之美,以及內蒙古和香港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一幅名為《香港之美》的作品摘得攝影比賽桂冠。照片中,維多利亞港上空煙花絢爛綻放,岸邊市民翹首觀望。作者許有達說,維港有着不同的美,也是最有香港特色的美。大家對回歸紀念日都非常期待,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
在27日晚的九龍尖沙咀海邊,在國旗、區旗和紫荊花圖案「燈光秀」的映襯下,維港另有一番別致風韻。不少大廈亮起「祝賀香港回歸20周年」字樣的電子屏,靜謐浪漫的維港又添得幾分喜氣。
臨近7月1日,從維多利亞港兩岸到橫街窄巷,節日的喜慶氛圍愈加濃郁。從各大商場和街市飄揚的國旗和區旗,到道路兩側燈柱上懸掛的「20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彩色小旗;從穿梭於港島大街小巷的叮叮車上五彩繽紛的慶祝海報,到數百項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演出和展覽,整個城市都在迎接這個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日子。
在中環,一座高約9.5米、寬5.3米、重達500公斤的大型傳統花燈,吸引不少香港市民及遊客駐足觀賞。
據了解,這座花燈完全由手工製作而成,共使用超過4500支竹篾、500米紙、40匹絹布,製作時間超過半年。主體花燈周圍,還放置着一些色彩鮮豔、形象逼真的小型花燈,如賽馬選手、紫荊花等。
花燈展負責人夏中建表示,花燈展是給香港特區20歲生日特意準備的禮物,意在展現回歸20年來香港的發展進步,如香港回歸後體育事業得到國家大力支持,香港運動員還在奧運會上取得了獎牌;香港最古老的軌道交通和最先進的高鐵體現了時代變遷;而具有香港特色的跑馬花燈,則凸顯了香港積極進取的精神。

民族舞劇《孔子》、粵曲群英薈、「青蔥再出發」青年音樂節、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合唱大匯演……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執行主席鄭耀棠表示,今年由於社團報名積極,確定有500多項慶祝活動,遠超往年。
還有不少內地藝術團赴港舉辦系列文化交流活動,與香港同胞一起慶祝回歸紀念日。河南省精心挑選了歌舞、少林功夫、雜技等特色精品節目,參加主題為「我和我的祖國」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文藝晚會。
香港市民王女士看完晚會後表示,最喜歡的是少林武功「二指禪」表演。「這是第一次近距離欣賞中華武術,太震撼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真心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
28日下午開幕的「創科驅動 成就夢想」科技展,則是香港年青一代的「狂歡節」。當天中午,長征一號火箭實體和天舟一號1比1模型已在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安裝完畢,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佈置不同展區的展品,「探秘九天」展區科普節目正綵排。途經維園的市民紛紛駐足觀看,並讚嘆不已。

在科技展上,香港大學生設計的守護者防盜系統、香港中學生發明的具有自潔能力的神奇手柄紛紛亮相,還有數百個團隊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機械人精英邀請賽」,以及炫酷的無人機表演等。
最受歡迎的則是三位航天員楊利偉、景海鵬和陳冬與香港小學生的交流活動。主辦方透露,開放報名幾小時內就有數千名小朋友報名,由於場地限制,只能以抽籤方式決定。
香港中學生吳浩龍是個「航天迷」,之前參加「我的太空夢」徵文比賽,一舉摘下高中組冠軍。吳浩龍說,他從小學就開始思考如何探索星球,現在神舟飛船多次升空,人類離夢想正越來越近。

「過去曾參觀過其他科技展,看到多個火箭模型,但這次可以看到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真品,真的迫不及待!」他說。
「這裡面有街坊窄巷,還住上了一個歲月神偷;用努力建起舉世奇葩,更相信自我有身價……你愛她,我愛她,燃亮着火花。讓美麗香港,新添光輝年華;讓美麗香港,拓闊世界空間;讓我們繼續腳踏每步,傳承着過去叫世間驚訝,這是我家……」
這首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而創作的粵語歌曲《香港·我家》,在香港的電視台、交通電台、公交電視上循環播放,活潑輕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讓大家會不自覺地跟着哼唱幾句。對於香港更美麗、未來更光輝的期盼,更在每個人的內心流淌。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