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北京觀察|十九大釋最強信號 改革開放絕不動搖

2017-10-17
十九大新聞發言人庹震(記者何嘉駿 攝)

十九大新聞發言人庹震(記者何嘉駿 攝)

文/鄭曼玲

「中國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不會動搖;中國改革的步伐堅定向前、不會放慢。」17日下午,十九大新聞發言人庹震的一席話,有力地回應了關於「中國將勇往直前還是折返後退」的外界疑慮,與長期縈繞在民間的對於改革開放的殷切期許相互呼應。這一鄭重宣示,釋放出關於中國未來路向的強烈信號,恰似負責任的執政黨交出的一份順民意慰民心的改革「信約」,亦可視為面向世界鄭重作出的中國立場闡述。

如果說,五年來中國的發展進步,如同一幅氣勢恢宏的畫卷,那麼其中最為鮮明的標誌,便是全面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反腐倡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教育醫療等民生改革……破局開路,漸次開花,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

不過,改革顯然不能一蹴而就,也無法一勞永逸。當下中國,依然面對著長長的「問題清單」: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依然較多。可以說,進入深水區的中國式改革,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在此關頭,外界迫切關注的是,當局是否具備披荊斬棘的勇氣、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厲風行的作風,能否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十九大中作出全面部署,以進一步深化改革來破解一批阻力較大的「老大難」問題。

對此,十九大發言人庹震以一句「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為公眾派出了「定心丸。」他甚至坦誠回應了外界關切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表示十九大將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

另一方面,當今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機制建設受阻,某些國家開始以鄰為壑、相互「築牆」,經濟全球化面臨倒退的風險。那些意欲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的國家,時刻擔心著中國是否也會「拉起吊橋、關閉大門,」並將十九大是否重申「對外開放」,作為觀察中國道路、感悟中國信心的重要風向標。

針對這些議論,庹震在記者會上亦予以正面回應,一句「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我們要實現的,就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將執政黨當局的開放自信表露無遺。

事實上,幾年來中國一直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北京APEC、杭州G20、達沃斯論壇、金磚廈門會晤,越來越多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得到國際廣泛認同,也給世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惠及萬邦,美美與共」的開放理念。

而今,開啟改革開放新征途,正逢其時。在牽繫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我們聽到了執政當局擲地有聲的有力回應,顯示中共十九大將繼續鎖定改革開放選項。期待未來幾天,肩負重任的中共代表們,能夠吸納民意,凝聚共識,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以對外開放的姿態刷新中國的國際形象。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