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大公文匯全媒體綜合報道: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具有百餘年自由港歷史的香港,能夠以其經驗為內地建設自由貿易港提供借鑒。
1842年之後,香港成為自由港,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自由港的範圍包括整個香港地區。175年間,香港已經從起步時期的轉口貿易港,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及商業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新聞發言人表示,當前香港自由港的國際地位廣受肯定,不僅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得益於政府的諸多努力,包括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和簡單低稅制,打造便利營商環境和推進貿易服務全球化,以及積極完善便商利貿措施。
低稅方便營商
作為外向型開放的經濟體,香港長期奉行自由貿易經濟政策,不設置任何貿易壁壘,進出口程序簡便。一般而言,除汽車首次登記、進口、在本地製造四類應課稅品——酒類、煙草、碳氫油類、甲醇之外,貨品進出口香港無需繳稅。據此美國傳統基金會已經連續二十三年將香港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香港的稅務優勝之處則在於簡單低額,只設三種直接稅,包括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並設有免稅額制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中還提出要落實利得稅兩級制,建議將法團首200萬元的利得稅稅率降至8.25%,即現在單一稅率的50%;將非法團業務首200萬元利潤的稅率下調至7.5%,以期進一步減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稅務負擔。香港的簡單低稅環境已經吸引了不少國際企業來港營商,由世界銀行與IFC國際金融企業組織發布的《2016賦稅環境報告》認定,香港的賦稅環境是全球最佳地區之一。
香港致力於營造方便營商的環境,專門組建了「方便營商諮詢委員會」,旨在優化本地的規管制度,提供有效的跨部門和跨界別溝通平台,以及為業界提供向政府表達意見的通道。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得到國際廣泛認同,在過去十年,香港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的排名一直處於全球前五名之內。
積極參與貿易協定 通關便利
香港還積極參與多邊、區域、諸邊、雙邊貿易協定,以此保障和改善香港貨品及服務進入外地市場的機會,推動貿易和服務全球化,為營商人士創造新商機。例如,香港與東盟剛剛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其他相關範疇,兩份協定將為雙方的貿易和投資提供更佳的市場准入條件,以及公正公平的待遇。
香港政府一直從多方面推進便商利貿工作,對貨物進出口只實施最低限度的發證管制,並通過多項措施減輕貿易管制對業界的負擔及加快清關。其中最為典型的措施有四項:香港與內地合作推行「自由貿易協定中轉貨物便利計劃」,為貿易商使用關稅優惠提供方便,從而吸引貨物經香港轉運;香港實施「跨境一鎖計劃」,利用電子設備為轉運貨物提供無縫清關服務;香港與境外經濟體互認「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為優質企業貨物提供優先清關或減省檢驗等便利;政府還正在推進「貿易單一窗口計劃」,讓業界通過一站式電子平台向政府提交出入口貿易文件。記者了解到,香港將分階段推出「貿易單一窗口計劃」,第一階段預計於2018年年中推出。緣於這些措施,世界經濟論壇在2017年9月發表的《競爭力報告》中,將香港通關便利排名繼續列為全球第一位。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新聞發言人認為,政府的諸多努力有力地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和服務樞紐的地位,相信多年經驗值得內地借鑒。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文:新華社)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