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國產婦「坐月子」特權令外國人羨慕

2018-02-03
1月30日,母嬰家庭保健師在上海一家月子會所內護理嬰兒。新華社

1月30日,母嬰家庭保健師在上海一家月子會所內護理嬰兒。新華社

【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報道,中國產婦「坐月子」傳統在國內受到爭議,但歐美發達國家對女性產後康復的重視卻剛剛開始。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2日報道,對於女性生育後的「坐月子」習俗,在當下的中國已有爭議。然而英國人Julia卻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她說:「我真的很羨慕中國產婦有『坐月子』的特權,她們可以獲得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恢復,孩子和家務都可以交給別人。在英國,雇一個『maternity nurse』是非常貴的,每週要1000磅左右,而且還只負責照顧寶寶。」Julia說:「我覺得『坐月子』的習俗說明中國家庭對於產婦的產後恢復是非常重視的。」

報道稱,科學研究表明,產婦生產後的2-6周對於嬰兒和產婦都是至關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在每年發佈的《新生兒和產婦產後恢復指導手冊》中指出,生產後最初的幾個星期對於無論是新生兒和產婦都十分重要,它不僅包括了身體上的康復還包括了產婦在此過程中的心理重塑,因此產婦和新生兒都應當得到精心的照顧。

在英美等國家,一般醫生會在產婦出院後2周左右進行回訪,查看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和新生兒的情況。英美的產婦往往認為生產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有些產婦在生產後一個月左右就開始工作了。在英國,常規的產假是6周,之後產婦仍然可以休息,但是只能領到很低的國家補貼,所以大部分產婦都會選擇回到工作崗位。對於Julia來說,英國的父母很少幫助子女照顧孩子和產婦,保姆的費用也十分昂貴。家務,產後恢復,照顧新生兒都需要由年輕的夫婦承擔,儘管丈夫也有產假,但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負擔仍然非常重。

「醫生們更加關注產後抑鬱,但是諸如產後疼痛,營養之類的卻關注比較少。新生兒的來臨以及工作等多方面因素,讓我吃一頓精心準備的飯菜都成為了奢侈品。」Julia無奈的抱怨,「我在中國的時候看到有很多專門為產婦準備的飯,在這邊我只能匆匆忙忙的吃個快餐。」

報道稱,西方的醫學觀點認為分娩是人的本能,因此是一個恢復的過程。而對於中醫,分娩類似於生病,是一個耗損的過程,因此需要「養」。

北京一家康復醫院的張新醫生指出,儘管對於女性來說分娩是自然的過程,但是並不代表身體會自然地恢復到原狀。女性產後會面臨諸如盆底肌鬆弛,腹直肌撕裂,恥骨分離,腰背部疼痛等問題。有些問題比較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一生的後遺症,因此在產後進行適當的恢復訓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產後恢復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坐月子」有很大的區別。

張醫生說:「在這裡我們主要是靠專業的康復醫生幫助產婦進行身體肌肉和情緒的恢復,此外產婦在產後也需要更為精心的膳食調理,例如多吃富含鐵和鈣的食物,同時又不能大量進補,在體力勞動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想問題不在於是否『坐月子』,而在於如何科學的『坐月子』,並不是所有的中醫調理都是不科學的。」而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對比研究則表明,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的產後中醫護理如艾灸,中藥熏蒸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後併發症的發生。

報道稱,在中國,「坐月子」的理論來源更多是靠老一輩的口口相授而非專業人員的指導,這就造成了一些錯誤觀念的盛行,例如不可以洗澡刷牙,不能見風等等。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對湖北省2100名產婦做的調研,有18%的婦女在「坐月子」期間不吃蔬菜,79%的婦女不吃水果,還有76%的婦女不喝牛奶,因為她們堅定地認為骨頭湯能夠補鈣。調查顯示,約有46%的產婦對於產褥期的保健知識來源於老一輩的經驗,文化程度越低,知識來源於父母親朋的比例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則更傾向於求教於專業的書刊網絡和醫護人員。因此,對於產婦來說,從更為多元化的渠道獲取科學的產後護理知識,有鑒別地吸取各種經驗才是科學「坐月子」的關鍵。

報道稱,中國「坐月子」的傳統在另一個方面仍顯示了中國傳統對於產婦和新生兒的重視,產婦也獲得了更多的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支持。而家庭和社會資源的有利支持對於產婦能夠快速適應新媽媽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如何平衡家庭資源的投入又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僅從社會資源上來說,歐洲很多國家近年來也開始注重產婦產褥期的身心保健,挪威的很多醫院附設有類似於中國月子中心的產後康復中心供產婦們居住。荷蘭的產婦可以享受1-2周的免費「月嫂服務」,月嫂會負責家務,照顧新生兒和產婦的生活。在瑞典,新手父母雙方都可以享受長達一年的帶薪產假。

報道認為,對於中國來說,當務之急是普及科學的產後康復知識,讓「坐月子」不再成為愚昧的代名詞。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