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公共交通四通八達的香港,如果你留心就會發現,紅色公共小巴(紅van)是有點兒特別的存在。沒有固定的服務路線,全靠車頭一張白底指示牌(水牌),藍字是途經站,紅字是終點站,每天輸送乘客到不同目的地。
在電腦打字沒有普及的歲月裡,紅色公共小巴的指示牌全靠人工手寫,用紅藍油墨書寫的小巴牌,陪伴港人走過漫長路程。如今手寫的指示牌漸漸少了,但年逾六旬的麥錦生,一直不忍丟下這門手藝。
1970年,為緩解公共交通壓力,港英政府將沒有運營牌照的「白牌車」合法化。不受路線、時間和班次的限制,靈活性強的紅色公共小巴被允許進入市區,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隨著香港公共交通日臻完善,自由度過高的紅色公共小巴開始沒落,市場對水牌需求不再,領麥錦生入行的師傅逐漸退休,徒弟們也紛紛另投他行。如今,麥錦生是香港最後一位手寫小巴牌的師傅。
雖然寫小巴牌的生意越來越少,但麥錦生卻另闢蹊徑,將自己的字跡做成鑰匙扣等紀念品,大獲學生和遊客的歡迎,有時暑假一個月能賣出上千個。指引著香港人走遍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的水牌,日趨變成紀念品。麥錦生有些感慨,他表示自己還是會繼續寫下去,希望這門手藝不要消失。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