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北京日報:輿論監督是「負面報道」嗎?

2018-08-03

【文匯網訊】最近一段時間,監督報道頗受關注——媒體曝光海南「不合理低價游」,書記省長連夜批示,查實一個辦一個;生態破壞例例驚心,媒體逐個揭露,一批責任人被問責、懲處;還有省份專門要求,媒體要在輿論監督上加把勁……各地積極應對,立行立改,引來諸多點讚。

立竿見影的正效應,再次讓人們認識到輿論監督的重要性。但正所謂「唱讚歌易、講問題難」,整體而言,當下輿論監督面臨的現實環境並不樂觀。監督報道的事件本身比較複雜,撥雲見日、探求真相併不輕鬆,而更大的難點在於人為設置的重重阻力。相當一部分監督對象仍然習慣於「聞功則喜、聞過則怒」,一聽說媒體是來「監督」的,便想盡各種辦法阻撓,或裝聾作啞或拒之門外。敬而遠之者還算「禮貌」,有些不客氣的甚至「惡言惡語」「拳腳相向」,搞不好還要強力反擊——「追捕」「扣押」「狀告」記者。

對輿論監督的種種「排斥」行為,凸顯出社會的認知偏誤。「天下本無事,媒體來擾之」,在很多人眼裡,輿論監督等同於負面報道,就是「挑事兒」。低價團「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曝光什麼「黑幕」;工廠排污又不是全國獨一份兒,你非要「拿我開刀」,這不是找茬嗎?如此認知何其謬哉!監督報道絕不是為了製造麻煩、放大矛盾。「事實第一性,新聞第二性;問題在先,輿論在後」,那些捂着的問題客觀存在,媒體監督只是扯掉那塊「遮羞布」、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尤其是我國的媒體性質,決定了輿論監督不是西方式的「扒糞」,而是站在建設性立場上發現問題、敦促解決。這個意義上,弘揚真善美也好,揭露假惡丑也罷,媒體的目標是一致的。面對來幫忙的媒體,何談「負面」,又何用提防?

忠言逆耳利於行,社會善治離不開輿論監督。但如前所述,兩者要實現良好互動並不容易。有關部門應當釐清謬誤,擺脫「鴕鳥」心態。媒體也要知道,針砭時弊、激濁揚清遠沒有聽上去那麼簡單。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事務、眾聲喧嘩的輿論環境,應當保持足夠的清醒,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科學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歸根到底,輿論監督是為了讓社會運行更有序、人民生活更美好,無論是採訪報道還是分析解讀,都應引導人們冷靜觀察、理性思考,避免流於簡單的情緒宣洩或淪為點擊量的奴隸。媒體的鏡頭、記者的筆觸真正關注的,應當是人民群眾的心頭關切,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

各地「求監督」是一個好的開始。隨着經濟社會快速轉型,發展改革行至深水區,各種矛盾多發、問題頻現,人們愈加需要也愈加期待更多的事實與判斷,輿論監督的功能正在凸顯。期盼全社會都能不斷為輿論監督正名,讓其照亮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Caroline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