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朱旭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溫家寶 吳儀等送輓聯

2018-09-17

【文匯網訊】微信公號「北京日報」9月17日消息,從22歲走上人藝舞台,朱旭演了60餘年戲。這位人藝的老藝術家在舞台上、在銀幕中和熒屏中,以自然天成的表演塑造了眾多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

9月17日清晨,家人從醫院接上他的遺體,送至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與親友和公眾做最後一次告別。

此時,告別廳內「長亭外古道邊」的音樂輕柔響起,白菊百合飄香。來自社會各界的花圈和輓聯簇擁一處。

溫家寶、吳儀、張和平等老領導送來了輓聯,劉恆、林兆華、陳國富、鄭榕等老夥伴送來了輓聯,賈樟柯、姜文、姜武、劉若英、黃磊、張藝謀、劉曉慶等演藝界的後輩也都送來了輓聯。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的輓聯訴說著一段動人故事。

現場,親友和眾多文藝界人士已安靜等候,大家彼此擁抱,輕扣老爺子親人的脊背不多言一句,大家都在等候,等候老爺子的最後一次謝幕,等候送老爺子最後一程。

近10時,告別正式開始。

老爺子的孫女朱維捷泣淚讀出感人至深的告別詞。她說,在外人眼裡,爺爺是成績卓越的藝術家,但在她的眼裡,爺爺就是永遠讓她可以聽到精彩故事的老爺爺。她說,自己的爸爸和叔叔都有聽力障礙,但是爺爺將他們培養成人,並讓他們和爺爺一樣充滿自信和豁達。

2015年,朱旭的老伴去世後,朱維捷就常常看到爺爺在家中睹物思人。那時她便感覺到,也許爺爺會追隨奶奶而去。她說,晚年爺爺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當屬小重孫團團的到來。爺爺常常沉默不語看著小團團咿呀學語,享受這份天倫之樂。

其實,朱旭老爺子對很多晚輩都曾給予如父親般的溫暖。

姜武一共與老爺子合作過三部戲,他說「老爺子演戲有一種嚴格,那是你和他跟著他的時候能感受到的」,他還記起當年拍攝《洗澡》時,每次回宿舍睡覺都要經過老爺子的房間,一推門,就見小茶几上擺著花生米和酒。爺倆就坐下來喝點小酒,聊上一聊。至今,姜武仍然有些無法接受老爺子離去的事實。「我感覺好像是做夢一樣。」

人藝演員王剛說,人藝一直秉承「先做人,再演戲」的傳統,朱旭老爺子在人品、戲格方面都是晚輩們的榜樣。

藍天野

藍天野

老藝術家藍天野、呂中等也前來送別。老藝術家李濱憶起四十多年前,朱旭扎風箏,大家一起放飛的日子。她說,他的幽默是很深刻的,這與朱旭的自身條件有關係。他口吃,口吃的人說話前就要在腦子裡多想一會兒,大腦要翻譯一下,因此他的表演也很不一樣。

人們都記得朱旭熱愛生活,愛玩兒、會玩兒的一面。

宋丹丹

宋丹丹

宋丹丹憶起和老爺子喝酒的故事。朱旭重病時,宋丹丹前去探望,發現老爺子特別想家,於是就勸家人允許他回去住幾天。回到家中的朱旭很開心,本來也不怎麼進食了,一回家又想喝點酒,宋丹丹就送去了茅台、餃子和兩隻蟈蟈,老爺子因為這個,還打電話來用微弱的聲音說,「我怎麼謝謝你啊!」說到此處,宋丹丹再次眼眶濕潤。

昨晚剛剛在保利劇院結束話劇《明年此時》演出的蔣雯麗,今天一大早就趕來送別朱旭老師。她和朱旭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此時格外悲痛:「朱老師沒有女兒,我就跟他說,你就把我當成你的乾女兒吧。他臨走的前一天,我還去醫院看望他,沒想到就是最後一面了。」

蔣雯麗

蔣雯麗

蔣雯麗和朱旭曾合作過四次,蔣雯麗回憶第一次和朱老師合作是1994年中日合拍的《大地之子》。但其實蔣雯麗在電影學院上學時就被朱旭在話劇《嘩變》中的演技所折服。

蔣雯麗真正跟朱旭有很多接觸,是在美國拍攝《刮痧》的那段時間。「那時候劇組在美國一起生活了兩個月,演員們都是形影不離。我就發現了朱老師的一個小竅門,他喜歡把台詞寫在小卡片上,揣在兜裡,一有空就拿出來看,一句話要怎麼念,他會嘗試各種不同的語氣。他在生活中是一個非常幽默和樂觀的人,大家收工後都喜歡聽朱老師講故事,朱老師特別會說故事,他說起自己當初文革期間被關在牛棚的經歷,雖然慘痛,但他總能從中捕捉到樂趣,看到好玩的一面,非常樂觀。那種對待生活的態度,那種逆境中依然豁達自如的心態,真的非常感染人。」

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是兩人最重要的一次合作,蔣雯麗在寫劇本時,寫到「姥爺」這個角色,就想到朱老師。蔣雯麗說:「拍電影這兩個月,我再次感受到了朱老師的專業和認真。當時有一場戲是地震了,姥爺要把長大的小蘭背出去,考慮到朱老師年事已高,我當時決定不要這場戲了,但是,朱老師堅持要拍,且其中一個重要鏡頭不用替身,為此開工前他還專門帶了護腰,堅持把那個鏡頭拍了下來。後來這場戲雖然很可惜被剪掉了,但朱老師的敬業認真讓我終生難忘。」

濮存昕

濮存昕

田壯壯

田壯壯

吳剛

吳剛

楊立新

楊立新

秋意漸濃,天高雲淡。告別廳裡的巨幅照片上,朱老爺子用淡淡的笑容凝視著親友晚輩們,慈祥而安然。也許,他的心意早已飛上天空,與愛妻團聚。

人物檔案

話劇大師洪深曾說,「會演戲的演人,不會演戲的演戲」。 朱旭始終將這兩句話作為自己從藝的座右銘。他善於觀察,勤於學習,刻苦鑽研,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先後塑造過數十個性格獨特、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他風趣幽默、細膩傳神的表演,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2012年,北京人藝建院六十週年,82歲的朱旭還站在了北京人藝的舞台上,扮演《甲子園》中的姚半仙,這是他最後一個話劇角色,至此,他在自己最愛的舞台上站了整整一個甲子。

有人稱朱旭是大器晚成,更有人說他是「老來紅」,舞台之外,他通過電影、電視與觀眾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電影《變臉》劇照

電影《變臉》劇照

1984年,已經54歲的朱旭初涉影壇,從此便成為了銀幕和熒屏上的常青樹。他先後參演電影《紅衣少女》《清涼寺的鐘聲》《小巷名流》《鼓書藝人》《闕里人家》《心香》《我們天上見》《變臉》《洗澡》《刮痧》及電視劇《末代皇帝》《大地之子》《似水年華》《滄海百年》《日落紫禁城》等。

電影《洗澡》劇照

電影《洗澡》劇照

《末代皇帝》 (1988)

《末代皇帝》 (1988)

《我們天上見》,是朱旭最後一部電影

《我們天上見》,是朱旭最後一部電影

他是觀眾心目中儒雅的君子,慈愛的長者,可愛的老頭兒。不留痕跡的表演,被評論為「完全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9月15日凌晨2時20分,朱旭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這個九月 我們已經送別太多大師

1、常寶華:要做「蔓兒」,不做腕兒

9月7日,88歲的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在京逝世。常寶華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等,代表作品有相聲《帽子工廠》、小品《語言醫生》等。他從七八歲學藝登台,長大後當過海軍、當過農民、當過工人,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轉化為幽默,在舞台上為觀眾帶來歡樂。常老曾說自己做「蔓兒」不做腕兒,「觀眾是土壤,沒有土壤,誰也成不了蔓兒。」

2、盛中國:《梁祝》奏罷,化蝶而去

9月7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7歲。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梁祝》。盛中國1941 年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養育了十一個孩子,其中十個以音樂為專業,共有九人拉小提琴,因此這一家有著「中國樂壇第一名家」的美譽。

3、單田芳:「他一張嘴,就是沙場,就是江湖」

9月11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單田芳的評書與時俱進,幾十年歲月裡,中國幾代人通過半導體、電視機、網絡收聽收看他的評書。「他一張嘴,那就是沙場,就是江湖,所有的歷史演義風雲變幻,都在他一個人的聲音裡。」

4、朱旭:「最好的老爺子」走了

9月15日凌晨2時20分,北京人藝著名藝術家朱旭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朱旭曾出演過電影《變臉》、《洗澡》、《刮痧》等眾多文化意蘊深厚的影片,還參加了《末代皇帝》、《似水年華》、《大宅門》等大量電視劇的拍攝。不留痕跡的表演,被評論為「完全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