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台軍方一項號稱「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彈道導彈研製計劃」被凍結後,如今又傳出「復活」的消息。
台灣聯合新聞網30日援引相關報道稱,經蔡英文核定,射程超過12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導彈)」2019年將啟動量產計劃。第一階段規劃生產10套發射系統,配置15到20枚「雲峰」中程導彈,未來機動部署重心在台灣北部和中部地區。自由電子報進一步披露稱,「雲峰」量產後將以「機動部署」為主,改變原先山區固定式部署的方式,原因是最近幾年「漢光」兵推中,「天弓」防空導彈、「雄風」反艦導彈和遠程打擊的「雄風2E」巡航導彈等擁有機動發射車,受到多次攻擊後,戰場存活率很高,經常充當「反擊的奇兵」。報道還稱,「雲峰」射程超過1200公里,北京在射程範圍內,而未來量產型的「雲峰」導彈將納入增程技術,射程有望達到2000公里。
針對上述報道,台灣「中科院」30日予以否認,稱該院從無代號為「雲峰」的項目或導彈系統,媒體屢屢自行臆測內容杜撰報道,該院均做澄清「非屬事實」,不予評論。
《中國時報》此前披露稱,「雲峰」是台「中科院」耗時10年、花費80億元新台幣研製的中程地對地導彈,李登輝時期軍方將研發「雲峰飛彈計劃」視為最高機密。它包括兩個方案,射程從1200公里到2000公里,覆蓋北京、上海甚至三峽大壩。報道稱,1996年「台海危機」時解放軍試射導彈後,台灣軍方恢復被終止的彈道導彈研製計劃,希望與大陸對抗。但隨着解放軍殲-10、蘇-27等先進戰機服役及現代化水面戰艦和潛艇成軍,台海軍事力量已明顯向大陸傾斜。2008年,「雲峰」曾進行試射,原計劃少量生產,初步規劃建造10套發射系統,每套配備15至20枚導彈,總目標500枚。
2014年馬英九執政,考慮到兩岸關係而暫緩該計劃。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全案由「中科院」封存。當時島內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台灣軍事戰略要調整;二是台灣不發展核武,就算幾枚導彈能打到北京和上海,也改變不了戰局;第三,已量產的「雄風2E」被認為能有效對付大陸沿岸軍事目標。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