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大灣區機遇多 逾半港青願赴粵打拚

2018-12-20

【文匯網訊】(大公報記者 郭詠遙港青到大灣區發展成趨勢,一項調查發現,過半受訪港青表示聽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以及對於前往廣東創業表示「不抗拒」。廣青總常務副主席、民生政策研究委員會召集人王於漸建議,港府可多鼓勵香港學校到內地提供教育服務,有助提升港青的信心。

吳嘉惠(左)和何朗曦把握大灣區機會北上創業/大公報記者郭詠遙攝

吳嘉惠(左)和何朗曦把握大灣區機會北上創業/大公報記者郭詠遙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和明匯智庫連續兩年,調查港青到廣東發展情況,今年八月以小組和問卷形式,訪問了1370位本地和居於廣東省的港青。調查發現,有55.9%港青聽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比去年的44.8%上升逾一成。認同大灣區為香港帶來機遇的有43.51%,而居於廣東的港青的同意度更高達63.9%,證明愈來愈多港青認同大灣區能帶來機遇。

調查亦發現,有50.2%居於香港的青年表示「願意/一般」前往廣東創業。廣青總執行主席霍啟山解釋,部分人不願意到廣東省創業歸納為四大原因:求學、就業、創業及居住等(詳見表),當中有61.31%受訪者認為內地文憑或資歷證明在港認受性較低。

王於漸建議,港府可多鼓勵香港學校,包括大、中小學及各類研究院和職業學校,到內地設立分校,搭配同水平的硬件設備知師資隊伍,提供與香港相若的教育服務,釋除疑慮。

工廠在身邊 想法易實踐

於內地開設產品設計公司的吳嘉惠,大二時創辦補習社,過了數月感覺「已到頂」,利潤難再提升,深感香港很多行業被大型企業壟斷,年輕人難以創業。他認為內地有更廣闊的市場,因此畢業後選擇到廣東創業。他稱,內地地大脈博,讓人有種「所有工廠就在我身邊」的感覺,有任何設計想法時都能實踐。另一名同樣於廣東開設創科公司的何朗曦表示,大學時曾到北京和南京實習,認為香港同類型的公司最多有一萬間,但內地一間店舖的分店已可達一萬,可見內地市場的龐大。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