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此次憲法修正案共有21條,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總體保持憲法的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這是1982年憲法實施以來,最高立法機關第五次對國家根本法的修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是我國堅持推進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舉行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習近平指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於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向阿蘭·梅裡埃等10名國際友人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3.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順利推進
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佈。這次機構改革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變革。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在北京揭牌。此後,多個新組建部門陸續掛牌亮相。截至11月底,隨著上海等地公佈省級機構改革方案獲批消息,全國31個省區市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已全部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批准。
4.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
11月5日至10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此次進博會首次進入中國的展品多達5000餘件,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達578.3億美元。在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佈,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
5.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
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6個方面的政策舉措,為保持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舞台注入了堅定信心。
6.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對於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一起動手,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截至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5個督察組全部完成督察進駐工作。環保督察在全國大範圍展開,對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7.海南全境建設自貿區並探索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
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佈,要求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突出特色的原則,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賦予其現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政策;第二步,探索實行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港政策。作為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在海南的首發落地,不僅意味著海南擁有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更大權限,更意味著中國在打造高水平開放形態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8.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
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這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樑。大橋在設計理念、建造技術、施工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標誌著我國隧島橋設計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橋建成將極大便利居民通行,成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的重要樞紐。
9.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與此同時,我國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試驗,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成功誕生,北斗導航系統開始服務全球……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中國科技全面發力,向著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10.個稅起徵點上調
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稅起徵點上調為每月5000元。這是自1980年個稅立法以來的第七次修改,與上次修改時隔7年。此次修改的最大亮點在於開啟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把以前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作為綜合所得,按照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進行徵稅。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來源:《人民日報》,2018年12月29日第2版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