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填海並非「倒錢落海」 而是「倒沙成金」

2019-04-10

文/黃元山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特區政府的「明日大嶼願景」(1,700公頃)和團結香港基金倡議的「強化東大嶼都會」(2,200公頃),能夠提供大量平整土地,幫助香港在漫長的覓地旅途中邁出關鍵一步。填海並非「倒錢落海」,而是「倒沙成金」,將會為香港帶來五個重塑面貌的新機遇:重塑可負擔的房屋;重塑城市設計及生活質素; 重塑香港的舊區發展;重塑更多有創意的行業發展;重塑交通及連接性。

圖為計劃填海的海面(全媒體資料圖片)

圖為計劃填海的海面(全媒體資料圖片)

土地供應追落後對香港十分必要

香港土地供應短缺,市民被迫住得貴、住得細、住得迫: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70平方呎,對比新加坡270平方呎、深圳300平方呎;香港已發展土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400人,超過美國紐約甚至印度孟買。

同時,香港亦面臨着人口房屋「雙老化」的問題:除了人口老化外,至2046年,樓齡為70年或以上的私人房屋單位數量將多達 326,000個。我們需要增加設施及重整基建以應付老化人口及樓宇,而目前香港的土地供應根本不足以應付其帶來的長遠需求。

除住宅用地短缺外,香港的非住宅用地亦十分不足,對經濟發展、社會民生、醫療、教育等領域帶來不利影響。香港的人均配套設施用地(包括經濟用地、政府、機構、社區用地、休憩用地和公園等)只有8.9平方米,遠低於新加坡的26.9平方米,反映香港生活質素欠佳。

導致香港各類用地供應不足現況的一大原因,是在2000年起,香港再無新市鎮落成。反觀香港過往發展歷史,由上世紀70年代起,平均每十年便有3個新市鎮落成。新市鎮發展停滯不僅導致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供應量不足,也限制了香港商業、零售、工業等產業的發展。因此,在土地供應方面追落後對香港十分必要。

在考慮香港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的需要,以及所有其他土地的短缺,我們估計未來30年香港需要超過9,000公頃的土地,幾乎是政府估計的4,800公頃的兩倍。

為滿足如此規模的土地供應,我們必須多管齊下尋找土地。雖然從上任政府開始,已經積極尋找土地,不過,無論是加高地積比、改劃用地、使用農地和棕地去建立新發展區(如洪水橋和新界東北等)、甚至是在新發展區規劃以外,再找棕地建公營房屋(如30公頃左右的橫洲等),都顯然太慢太少。

因此,特區政府的「明日大嶼願景」(1,700公頃)和團結香港基金倡議的「強化東大嶼都會」(2,200公頃),能夠提供大量平整土地,幫助香港在漫長的覓地旅途中邁出關鍵一步(這兩個方案,以下都統稱「東大嶼」)。

「東大嶼」十分適合作為填海選址

圖為東大嶼填海規劃圖(中通社資料圖片)

圖為東大嶼填海規劃圖(中通社資料圖片)

香港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良港。「東大嶼」位處於大嶼山和香港島之間的水域,從地圖可見,「東大嶼」以東南的擔桿列島,及「東大嶼」以東的香港島,能夠形成一個天然的屏障,使「東大嶼」成為一個相對平靜的水域。

正正是因為這個水域在風暴中風浪仍然相對平靜,現時喜靈洲就設有避風塘,而附近亦設置了不少貨櫃船用的錨地。而在「東大嶼」計劃地點的水深約為4至8米,與東涌、將軍澳及赤鱲角其他近岸填海工程相若。

另外,該水域事實上是與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主要棲息地並無重疊的,舉例說,中華白海豚的最主要棲息地為大嶼山西部(珠江口一帶)。

而且,「東大嶼」帶來的一個重大的好處,在於它對於本港無論是鐵路或道路的發展上,都會成為一個劃時代的基建發展。

目前,新界西、屯門及天水圍的居民每天都被迫忍受着嚴重的交通擠塞,而在未來,隨着新界西更多屋苑落成,人口將會大增,屆時道路和鐵路的超載情況預計會惡化。

但在「東大嶼」計劃當中,透過連接屯門至「東大嶼」、再到香港西的鐵路,這條新的鐵路將能與現有的西鐵線組成環迴網絡,為新界西的市民提供另一個選擇。同樣地,東涌和大嶼山北的市民也多了連接其他地方的選擇。

從人工島填海的規模來說,或許可以作這個比較。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連同現時的三跑工程總共填海造地約為1,900公頃,無論是我們倡議的2,200公頃或是政府提出的1,700公頃,在規模上都與機場填海的規模相若。此外,在我們或政府的方案裏面,填海的工程都是建議分階段落成的。

根據我們工程顧問的估算,「東大嶼」計劃的填海(造地和造海堤)成本約為每平方呎1,360港元。此數字與收農地和棕地來發展新市鎮的成本相若,甚至更低。當然無論是填海和收地造新市鎮,都需要有和其規模相匹配的基建配套。

圖為填海效果圖(中通社資料圖片)

圖為填海效果圖(中通社資料圖片)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填海計劃將會為香港帶來五個重塑面貌的新機遇:(1)重塑可負擔的房屋;(2)重塑城市設計及生活質素;(3)重塑香港的舊區發展;(4)重塑更多有創意的行業發展;和(5)重塑交通及連接性。

套用俗語的說法:「有地唔係萬能,但冇地就萬萬不能」!如何改善現有的土地規劃固然值得研究,但所謂的「做好個餅」和「做大個餅」是應該相容並可以同時進行的。

填海從來都是造新市鎮而有新土地的方法,但在最近的十數年,香港正正是用了其他的造地方法,偏偏就是沒有再大規模填海。審視沙田、大埔、荃灣、屯門等新市鎮發展歷史,我們發現這些新市鎮都是透過填海製造了大片平坦土地,從而使規劃變得可行和完善。

新加坡的地勢平坦,已發展的土地已經足足是整體土地的73%。相反,香港山多平地少,已發展的土地只是佔我們整體土地的24%,不足四分之一。照道理,香港這個山多平地少的地方,應該更積極填海,但新加坡卻進取得多,現時填海(佔整體土地面積)的比率,已超過香港的3倍。

為了我們和我們下一代着想,難道在這一刻我們仍然不願意踏多一步嗎?筆者衷心希望,社會各界可以為着我們下一代的福祉着想,理性分析及務實地考慮政府的「東大嶼」計劃,讓香港可以繼續自強不息、再創奇跡!

(作者為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