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珠三角「西水東調」工程全面開工 改變香港從東江取水單一格局

2019-05-06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與東深供水工程,為香港供水提供「雙保障」。(方俊明攝)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與東深供水工程,為香港供水提供「雙保障」。(方俊明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又一超級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西水東調」工程)6日全面開工。據最新建設方案,該工程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全長逾100公里輸水線路地下貫穿大灣區,擬2024年建成,將有效改變目前東莞、深圳、香港從東江取水的單一供水格局。該工程設計負責人嚴振瑞透露,將通過源頭設保護區、建水資源實時預警預報機制、全封閉壓力流輸送、取水點水質監測等多項措施確保水質安全,這意味著香港供水安全將得到進一步保障,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戰略支撐。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擬設聯網工程連通香港。(受訪者供圖)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擬設聯網工程連通香港。(受訪者供圖)

總投資近354億元人民幣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大會6日正式召開,也標誌著該工程全面開工。而在深圳試驗段,目前盾構機在兩個月內打通了140多米,預計今年7月可貫通。據了解,該工程西起西江干流的佛山順德江段鯉魚洲,經廣州南沙區新建的高新沙水庫,向東至深圳市羅田水庫、公明水庫和東莞市松木山水庫,全長113.2公里,年設計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總投資近354億元人民幣,建設總工期60個月。據悉,這是目前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範圍最廣的引調水工程。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開工,在深圳試驗段今年7月擬率先貫通。(方俊明攝)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開工,在深圳試驗段今年7月擬率先貫通。(方俊明攝)

穿越大灣區核心城市群

「該工程延綿百餘公里,絕大部分採用地下深埋盾構建設方式以及深層管道輸水方式,且要穿越水文地質條件異常複雜的大灣區核心城市群,這在全國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極為罕見,施工者需要提前攻克諸多技術高地。」中鐵隧道局B3標項目負責人徐其貴表示,該工程難度最大的B3標段將穿越獅子洋,作為首條盾構穿洋水利工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段約4公里長的海底隧洞比地鐵還深40米,要在縱深40到60米的地下建造,需克服多斷層、強透水等施工困難。

對於該工程由1條幹線、2條分幹線、1條支線組成,如何保證水質安全,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設計負責人嚴振瑞透露,首先將在源頭設立水資源源頭保護區;並建立一個水資源實時的預警預報機制,水質一旦不合格,是不能夠進入系統的。同時,水資源輸送全線將全部採用全封閉壓力流輸送為主,「通過若幹道防線與外界完全隔離,沒有交換的;而管片也是完全止水的,外部的水源進不來,管片內部採取措施與外部完全隔離」。

多項措施保證水質安全

「在該工程建成運行時,輸水管片還會塗上一層獲得國家衛生部衛生許可的『衛生型防護塗料』;如此,可防止水裡面滋生的水生物。同時,在工程運行的過程中保證水體持續流動,通過『流水不腐』保證水質。」嚴振瑞還表示,水源到了取水點,還將進行水質的監測,要保證合格安全的水才進入水廠。

廣東粵海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建設有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多、經濟總量大,但面臨水資源分佈不均、開發利用不平衡、應急備用水源不足等一系列難題,特別是近年來越發凸顯的東江流域缺水問題,嚴重制約灣區戰略發展。此工程完工後,將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並為香港特區、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還將逐步實現西江、東江水源互補、豐枯調劑,退還東江流域及沿線城市生態用水,構建「生態灣區」。

珠三角「西水東調」工程輸水線路

取水:西江鯉魚洲(佛山順德龍江鎮和杏壇鎮交界處)斷面取水

輸水:高新沙水庫(廣州南沙新建水庫)一一東莞松木山水庫及深圳公明水庫

輸港:從深圳公明水庫(新建聯網工程)一一深圳清林徑水庫一一深圳水庫(與東深供水工程輸水匯合)一通往香港

大灣區最大水利工程建設事件簿

2017年10月:試驗段在深圳光明區動工,為主體工程創新技術,總結經驗;

2018年6月:試驗段項目首台盾構機順利始發;

2018年8月:廣東省政府成功發行該工程首期10億元專項債券,開創內地水利項目發行專項債券融資先河;

2018年12月:珠三角工程工藝性試驗段正式盾構始發;

2019年2月:水利部批復該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原則同意該工程初步設計報告;

2019年5月: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開工。

責任編輯:林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