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特朗普捅自己人一刀!華為核心供應商美國33家

2019-05-20

【文匯網訊】當地時間5月15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總統令,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給予美國商務部更大的權力去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這種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公司的設備。隨後,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還將華為列入了其一份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名單」中,從而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那裡購買技術或配件。

這對於目前在較大程度上依賴美國進口元器件的華為來說,的確會帶來不小的影響。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5月17日凌晨,華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佈的一封員工內部信迅速在朋友圈刷屏。何庭波稱,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

但總體而言,美國的這種行為實屬「雙輸」,即交易雙方都將遭受一定損失,所以美國的這個出口管制還將大規模影響大量獲得華為訂單的美國供應商們。

2018年華為核心供應商一覽

2018年底,華為公佈的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其中總部在美國的有33家,占比最高,其次是中國大陸25家,日本11家,中國台灣10家,其他地區13家。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

在這其中包括耳熟能詳的英特爾、高通、博通、美光、思佳訊、科爾沃、西林克斯和新飛通等公司,都是華為在美國的重要供應商。

而據路透社統計的數據顯示,Flex(偉創力)是從華為獲得營收最多的公司,金額達到24億元,這家公司的業務與富士康類似,主要提供的業務的代工。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其次是博通,華為的採購額達到2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設計、研發並向全球客戶廣泛提供各種模擬半導體設備的供應商,主要提供復合III-V半導體產品,華為將其芯片用於手機和網絡基礎設施。

排名第三的是高通,金額為15億元。作為全球無線技術和手機SoC供應商,產品主要應用於華為的基站和手機產品中。

緊接著是存儲設備廠商鎂光和希捷,採購額分別在在7億和8億左右。與此同時,許多中小型美國公司將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這一類公司可以說基本靠華為的訂單存活。

2018年華為市場營收情況

華為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整體經營結果健康,財務穩健。

在營收占比上,消費者服務與運營商服務合計占比超過80%;而人們比較關心的國際市場方面,美洲市場僅佔21.3%,絕大部分在中國和歐洲中東非洲市場。

下圖為華為五年在銷售收入、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方面概要。

而在自主創新方面,華為近10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超過人民幣4800億元。

而由此帶來的專利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在全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年報提前透露風險要素

華為總裁辦致員工信裡表示,此次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的決定,是美國政府出於政治目的持續打壓華為的最新一步,也比較讓人驚訝。

但公司在多年前就有所預計,並在研究開發、業務連續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準備,能夠保障在極端情況下,公司經營不受大的影響。

而每經小編在翻閱華為2018年報時發現,在提示的風險要素一項裡,已經明確指出這種風險存在的可能性。

其中的重大風險要素是指在18個月展望期內會對整個公司的競爭格局、聲譽、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長遠利益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

在外部風險裡有兩條這樣的描述:

宏觀環境方面,全球經濟面臨較大下行風險。經濟放緩的主要因素在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和宏觀政策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金融風險不斷積累等。華為所面臨的內外部風險可能增加,各業務、各區域均在持續加強風險識別和管控,及時調整策略。

貿易風險方面,去全球化、保護主義已成為全球貿易突出風險,貿易限制措施增加,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一方面,貿易壁壘始終是進出口商們面臨的主要障礙。另一方面,技術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經濟及貿易方式。在多重衝擊下,國際貿易規則面臨重塑,多邊貿易體制可能被削弱,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正在磋商改革,大型區域性自貿協定談判或落定,主要貿易夥伴關係調整,由此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上升。作為全球性公司,華為支持全球貿易規則並把貿易遵從置於商業利益之上。

A股芯片股大漲

5月20日,受到華為事件的影響,國產芯片股集體大漲,興森科技、長電科技等多只個股漲停。

而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在華為遭美打壓後,6家美國供應商股價暴跌,逾500億市值蒸發。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