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生走進安安教育 感受港人內地公益事業

2019-07-18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殷江宏、胡臥龍)7月17日上午,「2019范長江行動——新舊動能轉換正當時·香港傳媒學子山東行」走進香港安安教育濟南百花公園中心(以下簡稱安安教育),了解港人在山東創辦的自閉症教育機構,感受魯港公益事業融合。

2019范長江行動山東行的學子走進香港安安教育濟南百花公園中心。(記者 殷江宏 攝)

2019范長江行動山東行的學子走進香港安安教育濟南百花公園中心。(記者 殷江宏 攝)

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向在場的近20名香港和內地學子講述了他的公益故事:「我最初是定居香港,經營進出口貿易,因為我的兒子安安患有自閉症,而當年香港的自閉症康復機構要排隊兩年,內地的機構又處於萌芽階段,所以我在香港參加各類自閉症康復培訓課程,自己為兒子進行康復訓練。」當安安的康復治療走上正軌,由仲就想到內地還有更多的自閉症孩子正在被疾病所折磨。於是他放下高薪工作,毅然投入到自閉症康復這項慈善工作中,致力於把國際先進的康復技術引入內地。2005年,由仲在香港創辦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隨後,2006年由仲回到家鄉,創辦濟南市安安特殊兒童康復中心。

據統計,香港安安12年來為超7000例患兒進行了康復治療,大多經過6∼14個月科學、有針對性的干預,大約有超過87%能夠進入幼兒園;有30%進入小學學習。目前香港安安在內地的十餘個個中心同時運轉,可接納近千名患兒進行康復。」由仲說:「但我們依然覺得還遠遠不夠。」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錦川為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授旗。(記者 殷江宏 攝)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錦川為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授旗。(記者 殷江宏 攝)

學子們在現場看到了安安教育大齡部孩子們的各種手工作品,有泥娃娃,有布貼畫,有用瓜子、開心果殼、小樹枝做成的手工藝品,還有孩子們親手畫的各種繪畫作品……有的活靈活現,有的質樸可愛。安安教育大齡部的班主任王滕老師為學子們介紹了孩子們的作品:「這些作品看似很簡單,但對於自閉症孩子們卻是很大的挑戰,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記憶力……考察的能力都是方方面面的,這幅命名為『猴猴火火』的釘畫,我們大齡班的一個孩子在精細手工課上做了三個月才完成。」

香港學子對於安安教育展示的機器人教學很感興趣。(記者 楊奕霞 攝)

香港學子對於安安教育展示的機器人教學很感興趣。(記者 楊奕霞 攝)


來自香港恆生大學的黃苑筠是第一次接觸到自閉症孩子,她說:「來到安安教育,親眼看到了原本應該開朗無憂的孩子們,感覺很心酸,但是又暫時

沒辦法幫助他們,我們覺得很無力。將來能夠有機會,一定多報導弱勢群體,引起大眾的關注,讓大眾多多支持他們。也希望讓他們感到自己不是孤單無助的,社會上有很多人願意關心幫助他們。」

認真採訪的港生。(記者 殷江宏 攝)

認真採訪的港生。(記者 殷江宏 攝)

香港樹仁大學劉藝瑜表示,「今天到訪安安之家,改變了我對於自閉症兒童的認知。以往在香港沒有很多的機會接觸這一類的群體,對他們的印象也就相當的刻板。但當我親身了解過後,發現他們其實與普通人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能夠做到的,他們也可以。不過,也因如此,社會的確會比較難去察覺到他們的需要,甚至忽略了他們。幸好,安安之家作為這方面的先驅,提供教育以幫助這些小眾,同時也喚起了民眾對這個群體的關注。」

作為一位讀教育專業的學生,香港教育大學陳穎欣感觸頗深。她說:「沒想到在內地針對自閉兒童這個弱勢群體的康復服務已經頗具規模,不但引入了香港專業的教育模式,還積極加入高科技的元素,如機器人教師,以提升康復的成效。我們採訪了患有自閉症兒童的母親,儘管照料的過程十分辛苦,但她仍選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也對兒子在繪畫方面的天賦感到自豪,並且表現出對該康復中心教學方式的肯定,讓我覺得自閉症並不可怕,接納和欣賞尤為重要。」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