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航天專家:電動直升機將成解決城市擁堵最優方案

2019-09-19
高峰論壇現場。(記者 于珈琳 攝)

高峰論壇現場。(記者 于珈琳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人類距離打「飛的」出行的生活還有多遠?「既要解決快速,又要環保、節能,我認為電動直升機將為目前城市的交通擁堵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飛機總體設計專家、長期從事殲擊機總體設計研究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在今日(19日)召開的「2019振興遼寧院士高峰論壇」上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上述設想,並透露目前一款小型的電動直升機試驗機正在位於瀋陽的遼寧通航研究院開展科研,未來將在城市交通、物流運輸等領域獲得應用,改變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出行及物流首受益

電動直升機是目前世界各國佈局清潔能源交通的主攻方向,但距離應用在人類的生產生活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們都知道難度比較大的,很多能源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目前電池能量的密度就比較小,」楊鳳田直言,「但我們不能等,所以我們通過遼寧通航研究院自籌資金開展研發。」據介紹,與目前大火的空中飛車需要一定的助跑距離起飛相比,這款小型電動直升機大大縮短了起飛距離,且未來可以低空飛行在高樓間,物流行業也將首先受益。

據悉,曾為殲八II總設計的楊鳳田此前主導設計了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雙座電動輕型運動飛機。這一型號為RX1E銳翔增程型的純電動飛機也是世界首型獲得民航局批准的新能源動飛機,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並符合適航標準的新能源電動飛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殲-31設計師:未來交通輕量化智能化

當日舉行的上述院士高峰了論壇彙集了十餘位國內航空航天領域院士及專家學者,其中主導設計了殲-31的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項目總設計師王向明在做主題發言時從結構技術角度描繪了未來智能交通工具的前景。他提出,智能交通、物聯網等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標誌,未來交通工具將會是拓域、跨界的數字化驅動的智能交通運輸平台,其中這一平台的結構構成將決定其功能屬性。

王向明提出,傳統的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的結構對於未來交通缺乏優勢,需要尋找新的技術方向,俗稱3D打印技術的增材製造技術將為此提供全新的結構技術。目前,在這項技術已在他主導設計殲-31上實現規模化應用,用量達到3%,未來期望達到5%。且該項技術在殲-31的部件應用上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