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毛麗娟)這裏有率先開展的數字貨幣研究、有在內地數一數二的金融科技、還有正在探索的跨境金融監管……《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深圳金融改革開放要先行先試,各大金融機構躍躍欲試。新加坡華僑銀行集團將深化旗下華僑永亨銀行與華僑銀行在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網絡的互聯互通,以捕捉大中華地區與東盟之間經貿熱終帶來的跨境金融商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加坡華僑銀行是粵港澳大灣區第四大外資銀行。該行首席執行官錢乃驥向本網記者透露,該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5個城市設立有分支行,此外在香港、澳門也有廣泛的服務網絡。他指,深圳及珠三角地區本身是快速發展經濟區,可待挖掘機遇眾多;此外,大灣區內深圳及珠三角地區與港澳之間有資金雙向流動,長遠而言,觀乎大灣區與新加坡和東南亞資本流動日趨頻繁,這為整個華僑銀行集團帶來發展商機。
研科技資源總部落戶深圳
他透露,在2023年前,華僑銀行計劃將大灣區員工人數從3000人增加到4200人。另外,華僑銀行集團利用深圳金融科技及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在深圳設立了強大團隊,打造集團科技資源總部,為集團旗下子公司提供包括編程或者應用開發等在內的技術支持和運營服務。
錢乃驥透露,集團將深化旗下華僑永亨銀行與華僑銀行在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網絡的互聯互通,以捕捉大中華地區與東盟之間因供應鏈關係轉變而促成的貿易、財富及資本流動機會。
恆生銀行方面,該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商業銀行主管區偉權告訴記者,恆生銀行在內地首間代表處最早於1985年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目前恆生中國在深圳共有6個網點,1家分行,5家支行;恆生中國內地的網點、員工數、客戶數量有40%在大灣區,向內地企業、居民提供外幣融資、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貿易金融、跨境金融理財等服務。
員工穿梭深港 了解客戶需求
為滿足未來深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需要、應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恆生銀行還安排大灣區員工定期在內地和香港兩個地區工作學習,方便他們充分了解兩地在經濟、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不同,以便在與客戶溝通時,準確快速地理解不同地區客戶的不同需求,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高效無障礙溝通。
區偉權表示,《意見》出台後,恆生中國與母行恆生銀行共同研究如何把握先機、開拓深圳市場。恆生中國最大優勢在於「跨境」,一方面,母行在香港有着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渠道和卓越服務能力,恆生中國長期着力開發、服務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客戶群,銀行內地與香港聯動機制日趨完善成熟,在跨境業務方面積累許多經驗,這些因素成為恆生中國發展跨境業務良好基礎。
「一盤棋」服務吸納跨境客戶
區偉權介紹,為更好地搭建內地與香港聯動的金融橋樑、滿足內地客戶的跨境融資需求,恆生銀行在全行推行「內地、香港一盤棋」服務理念,簡單來說,每一位同時使用恆生銀行母行和內地服務的企業客戶,兩邊都有客戶經理負責當地業務。換句話說,只需要對接一位「牽頭客戶經理」,就等於對接整個恆生銀行。
個人客戶對深圳金融改革開放先試先行同樣滿懷憧憬。港人戴先生期望,一旦深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他在香港就可以很方便地開通內地銀行帳戶,只要拿着這張銀行卡,北上內地生活無憂、深港購買理財產品無縫銜接、更可以跨境深港澳「刷、刷、刷」、消費支付暢行無阻。
機械人「守龍門」 識別不良資產
擁有「金融+科技」的雙重優勢,深圳推行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備受注目。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技術,深圳的金融機構不斷提升機器學習的能力,很多原來摸不着、看不見的銀行服務變得更加接地氣了。
銀行開戶可以足不出戶,人臉識別來幫忙;企業辦理銀行業務不必反覆跑、在網上APP只需一次申請、一次臨櫃、一次搞定多種協議簽署;客戶經理放貸前,智能的徵信模型和深入生態的場景模型可以為他們篩選客戶,而增信模型用以控制貸款總量;發放貸款後,客戶經理可以透過物聯網,遠程監控企業的經營情況,或是基於真實的貿易背景來跟單放款,確保銀行融資能夠真正支持實體經濟。
以平安銀行為例,該行交易銀行事業部大數據產品中心產品總監石艷告訴記者,銀行引入了國際領先的算法專家,以及最優秀的機器學習專家,由他們開發的「機械人」24小時在線,無論客戶線上開卡、申請貸款、辦理理財還是銀行內部自己的運營管理,都可以通過機器來識別和應用規律,減少人為干擾,提高服務效率。「機械人」還可以幫助銀行做「守門員」,通過機器的智能識別,可疑的貸款申請人和風險較大的不良資產都能被識別出來,降低了銀行的風險。
精準對接需求 小微貸及時雨
「金融+科技」還讓金融服務變得更普惠。以往低收入人群、小微企業很難從銀行貸到款,而在中國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看來,傳統銀行做不了的生意互聯網銀行可以做。微眾銀行開發的小額信貸產品微粒貸利用數字化精準營銷策略,服務真正有貸款需求的客戶。
港人徐佳明在東莞做乳膠枕頭的生意,他為此前前後後投入了400多萬元,年中的研發期和年底的出貨期都是他資金周轉最緊張的時候,一是因為投入、二是因為貨款還沒收回來。徐佳明聽朋友說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無抵押、可解燃眉之急,最重要能精準對接客戶需求,跟客服人員通電話後,估不到沒過幾分鐘錢就立刻匯到帳戶上,放下心頭大石。徐佳明說:「微粒貸儘管額度不高,卻幫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短期資金難關。」
金融+科技的魅力也吸引了一批香港金融專才到深圳做高管。如騰訊的前副總裁賴志敏、華為中國區金融業務總經理劉為民、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志濤、平安科技CEO陳立明等均為香港人。
孕育區塊鏈生態圈 對外開源誕百項目
按照《意見》,國家支持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深圳將「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聯合國亞太數字經濟工作組(UN ESCAP ESBN)委員、深圳市科創委「數字貨幣」國際合作研究課題負責人包宇認為,數字經濟是儘可能把財富創造的環節全部數字化、自動化,形成一個現實世界的數字鏡像,同時驅動實體世界的經濟活動。
目前,騰訊、華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眾多深圳商業巨頭都紛紛憑藉積累的海量消費數字以及前沿信息技術,落地區塊鏈、移動支付等項目。此外,還湧現了微眾銀行、財付通、金證股份等一批極具代表性的創新型金融科技公司。
微眾銀行區塊鏈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微眾銀行已聯合多家機構發起成立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開源工作組(深圳),共同研發並於2017年對外開源了聯盟鏈技術平台FISCO BCOS。目前,生態圈內企業基於FISCO BCOS技術打造的項目上百個,其中超60個項目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場景包括版權、司法、金融、政務、人才招聘等多個領域。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