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俄菌類資源保育和開發聯合實驗室、中俄稀土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中俄清潔能源及其相關技術聯合實驗室、中國—白俄羅斯馬鈴薯育種工程中心、中俄超硬材料工程中心、中俄特種粘接技術聯合實驗室、中俄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中心、中白小漿果繁育中心……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代表處、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代表處、白俄羅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代表處、白俄羅斯常設技術市場、俄羅斯西伯利亞分院科技成果常設展室……走進長春中俄科技園,一塊塊飽含分量的金字招牌映入眼簾。原來,長春中俄科技園以「國際科技合作與創新」為發展初心,以「技術轉移、資源互換、信息共享」為發展基點,以「引進國際先進科技成果、實用技術和頂尖人才」為發展重點,打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國際科技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大量的人才、技術、成果、項目接連匯聚,政府、園區、企業和科研院所聯繫日趨緊密,創新能力與創新成果顯著增強。
據了解,長春中俄科技園成立於2006年,是吉林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聯合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俄羅斯聯邦新西伯利亞州政府共同建立的國際科技合作與技術創新基地。長春中俄科技園在借鑒國外孵化器和國內同行的先進孵化理念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建設一流企業孵化器的目標,通過組織系統化、工作規範化、功能專業化、服務精緻化、發展國際化,構建了完善孵化服務體系,打造核心孵化能力。10餘年來,長春中俄科技園不僅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建立了一支專家型的管理團隊,更是營造了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樹立了科技企業搖籃的形象,在聚集和整合科技資源、服務資源的能力也日漸提升,在科技企業中享有較高的威信和親和力。截至2018年年底,長春中俄科技園A、B、C三區引進孵化80餘家企業,聖博瑪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高琦聚酰亞胺材料有限公司、先盈科技有限公司等諸多優秀企業入駐於此,園區總產值約25億元。
中俄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是長春中俄科技園立足成長的根本。自成立以來,長春中俄科技園始終把建設成為高層次、高水準,高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平台為目標,積極探索中俄合作新模式。為了不斷拓寬中俄科技合作渠道,提升合作水平,加速人才培養,長春中俄科技園積極推動組建了不同領域的聯合實驗室或工程技術中心,並設立了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的大學、科研院所及高新技術轉化中心的代表處,從而強化溝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實驗室及工程中心的設立,整合了中外科技智力資源,通過成果共享、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規模產業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性創新成果。由長春中俄科技園組織設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駐園代表處及技術市場,更是已經成為吉林省、長春市對俄及獨聯體國家科技合作的窗口和最新科技創新成果交流的平台。
通過10餘年持續不斷地追求探索,現在的長春中俄科技園已經成為區域內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標誌性平台。未來,長春中俄科技園將繼續堅持「企業化經營、資本化運作、國際化運營」的思路,創新園區投融資和經營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國際科技合作與創新園區,使其成為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的跨國合作園區、長吉圖國際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和載體、東北亞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前沿陣地。
責任編輯:溫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