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閩台共襄融晴文化藝術展 「情」融情更濃

2020-07-27
7月27日,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在東山縣開幕,兩岸嘉賓共同啟動(蔣煌基攝)

7月27日,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在東山縣開幕,兩岸嘉賓共同啟動(蔣煌基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蔣煌基)疫情以來,閩台首個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融晴文化藝術展2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開幕。 是次藝術展涉及影視、音樂、攝影、微電影、短視頻等領域。重點是搭建閩台文化交流線上平台,發佈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舉辦首屆水仙花微電影短視頻展、第二屆閩台電影展、「中國東山島」全國攝影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華等,通過兩岸藝文作品交流,將兩岸交流由「融情」轉化為「融晴」, 期待兩岸以「情」促「晴」, 兩岸關係儘早走出冰封陰霾,撥雲見日。

文化浸潤促「天晴」

兩岸官方交流停擺,但兩岸民間交流卻克難前行不曾中斷。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而漳州更是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台商投資密集區。是次閩台文化交流,在後疫情時代舉行,凸顯對台前沿的福建始終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邢善萍在出席當日活動開幕式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活動冠以「融晴」,「融」寓意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心相融,「晴」寓意着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情、兩岸關係晴。從「情」變「晴」,一字之變,意在希望兩岸共同戰勝疫情陰霾,亦希望兩岸很快迎來共同的晴天。

用文化藝術「浸潤」兩岸,也成了台胞的期待。全國台企聯副會長、漳州台協會長林伯彥在受訪時說:「兩岸都是中國人,同文同種,優秀的中華文化,是中國人的魂和魄。」他稱讚在兩岸特殊關係的當下,以文化藝術交流方式融合兩岸各界人士「非常有意義」。「把兩岸的文化藝術融合,會大放光芒,也會讓兩岸迎來晴天。」台胞張良彬認為,目前蔡英文當局意識形態唯上,施行種種「去中國化」,兩岸民間更應該大力恢復交流,並藉助兩岸文化交流,讓兩岸進一步融合,亦讓中華文化更好地根植於台灣民眾內心。

影音交流助認知兩岸

兩岸文化交流交往也加深了台青對大陸的認知和認同。台灣知名演員李立群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演員到大陸拍戲,無形中加深了兩岸血濃於水的感情認知,也對大陸文化、生活更加了解。台灣青年演員段鈞豪亦表示,兩岸業界更多交流,除可互相學習,亦可增加彼此認知和認同。據了解,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等5家台灣機構與大陸方面共同主辦了是次文化展。藝術展將持續到11月份,期間將研究發佈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實現兩岸線上定期文藝創作交流研討、文藝精品展示、文創項目合作。

責任編輯:Noah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