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來論 | 疫情防控多走一步:給管理者之忠告

2020-08-04

文/劉少懷

本港正在打一場艱苦的抗疫戰。此時回過頭看看,香港從2003年沙士疫情中學到了什麼?實際上,在過去十多年中,三個疫情檢討委員會所建議和改進的措施,我們都一一實現了。

危機本身就是意料之外,不可預測,不確定,不穩定,及對廣大民眾構成嚴重危險,或是被認定為可預見的的威脅。香港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區,生活方式活躍,人口分布階層複雜多變,在對抗傳染病處置方面,香港可以有很多優勢發揮。從備災、應對和恢復的角度來看,有幾項原則可以分享。

首先,風險溝通應重點明確,以確保社會大衆廣泛及深度參與。在一個混亂時期,政策的制定可能會受到混淆,但應該建立一個良好協調的溝通管道,對該領域所有參與者解釋自身擔當角色和優先職責,達至實現目標的全息圖以及維護普羅大眾的積極正面心態。沙士檢討報告建議成立一個高級別的疫情督導組,以行動承諾管控疫情之公開度及透明度。我們見到嗎?!

然而,我們從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中可以觀察到危機管理中的多種特徵。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不及沙士高,但是Covid-19 前驅期徵狀不明顯時,其高度傳染性已對目前常態的公共衞生檢疫控制作出了挑戰。加上現時沒有明確的有效治療方案和不確定何時生產的疫苗供應,形成了典形的複合災難局面。目前,香港正面臨着複雜的第三波社區爆發,過去幾周的每天確診病例都超過100宗,其中本地新增個案佔大比例。

再而,及時的「閉環」戰略似乎是最具成本效益措施之一。沙士過後,在香港醫管局與衞生防護中心聯合行動管理下,在以往的多次疫情演習中,對於「三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已有實踐經驗。 隨着Covid-19 核酸測試的廣泛驗證,通過疫區內密切接觸的嚴緊追蹤及廣泛人口健康篩查,已經可以在早期階段對社區傳播有效的管制。有了細緻染病人口分佈、數據分析,可促進政策決策者與專家顧問團並肩工作,制定及時的戰略,微調當前防控治療預案,並且為高危群組、社會弱勢群體、高密度人員交往行業提供直接護理和支援抗疫的資源。

第三, 「帶着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備」常常掛住口邊,被認為理所當然的說法。然而,在前線戰場裏,要為準備災難激增的情景(常見於各種災難,如飛機事故、地震、核洩漏)我們的認知是「天邊才是極限」! 在沙士期間,北京衞生當局在疫情後期啟動了「小湯山醫院」,以作強化不斷增加患者隔離的一個手段。近年國家社會現代化,隨着建築材料的改善、移動醫療設備的先進和資訊通訊科技互連接的便利, 大大提升了緊急快速處理的能力,為社區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到位的解決方案,以緩解醫療系統的壓力。內地「方倉醫院」的營運經驗中,顯示了由中西醫結合成功的醫療成果。英國的國家衞生局(NHS)在全英各地開設了臨時性的「南丁格爾醫院」,他們嘗試調配空中乘務員,為這些設施的醫療團隊增加人手。更具各方資源的香港地區,更應在沒有阻障礙下,參考國內海外的有寶貴經驗再接再厲。 所以,我們看到的不足是由於缺乏危機感中的緊迫性,以及領䄂顕示的政治意志力上搖擺不定!

最後,更迫在眉睫是,目前的Covid-19流行疫症在社會經濟影響和政治動盪的結合後,更加表現出其無比之影響,導致世界各國、各行各業的生計受到嚴重打擊。因此,衞生醫療管理者在處理危機關鍵時刻時,應該有遠見地調動社區資源和跨部門合作。這些都是政府、衞生當局以及所有學科不可忽略的。願意為困難期間提供捐助和援助的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慈善機構當中不少。私營醫護專職人士和中醫界,也有專業熱情,為公立醫院的無止境的工作量和後繼之延申服務作為後備和增補。當然,這種協調和協作需要建立在共識上,需要時間萌芽。我們了解「黃金時間」在救災中的重要意義,在全力控制疫情大流行期間,也應該遵守這個原則,認清源頭,全力以赴,及時消滅傳播鏈。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一個歷史時刻,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創造一個可持續性的生態,並為人類生存命運,改進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 執業健康醫療顧問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創會會長、香港醫務行政學院院長、香港大學HKUSPACE 客席副教授。標題為編者擬,原題為《多走一步:給管理者之忠告》。)

責任編輯:Iris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