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國氫能第一股」上市 萬億氫能市場迎來爆發期

2020-08-12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凱雷 北京報道)8月10日,「科創板氫能第一股」億華通在科創板上市。億華通被譽為「中國氫能第一股」,市值131.92億,此次募集資金計劃投向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

中國年產氫佔全球三分之一

發展氫能是中國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表示,氫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是鋰電池的130倍,這讓氫能燃料在替代過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

統計顯示,目前國際制氫年產量6300萬噸左右,中國每年產氫約2200萬噸,佔世界氫產量的三分之一。在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中國已經初步形成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示範演示的全方位格局,布局了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涵蓋制氫、儲運、加註、應用等4個環節。未來,「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將成大規模製氫發展趨勢。

萬億氫能市場迎來爆發期

「氫能第一股」億華通在科創板的正式上市,讓氫能市場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速。國家近來亦不斷出台政策支持氫能產業的發展,在「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中,首次將氫能/儲能產業發展列入今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任務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40個地方政府出台氫能發展規劃,紛紛搶灘布局萬億市場。

業內專家認為,氫能的應用已經積累了科學家們的大量研究,開始逐漸走向市場,正處於其第二個階段,產業化之日即將到來。隨着技術日趨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氫能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鴻達興業:填補了民用液氫製造空白

儘管氫能的前景被社會和資本市場普遍看好,但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如產業缺乏統一規劃、關鍵核心技術尚未突破、總體成本過高、技術標準體系相對滯後。尤其是液氫生產是制氫領域的難關之一。今年4月28日,鴻達興業投資興建的中國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在內蒙古烏海市順利產出液氫,填補了民用液氫製造空白,打破國際對中國液氫產業的封鎖,解決用氫地與產氫地錯配問題。

鴻達興業使中國液氫產業在民用領域的生產與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奕豐表示,液氫規模化生產和民用化應用,將會帶動電子、冶金、半導體行業等大規模需求超純氫的產業發展,解決原本氣態氫提純技術限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助力中國推動航空航天、電子冶金工業、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