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兩地合作抗擊新冠疫情取得新進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科研團隊合作開發的疫情預測信息平台(ANSO-PFIP)日前啟動試運行工作。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教授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表示,該平台主要採取基於大數據的混合模型,對疫情發展趨勢進行實時動態分析,支撐科學決策。他介紹,港城大科研團隊主要提供數據預測模型,中科院方面提供顯示平台,雙方合作旨在為推動全球多邊合作抗疫,支撐「一帶一路」倡議,希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由中國科學院牽頭成立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日前在北京召開新冠疫情大數據分析與預測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科院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開發的疫情預測信息平台(ANSO-PFIP)同時啟動試運行。這是兩地科學家首次在新冠疫情全球多國預測方面進行的實質性科研合作。
自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伊始,呂堅教授即原創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疫情預測模型(下簡稱:RC版模型)。與經典的公共衞生和病毒傳播模型不同,他的預測模型既考慮了政府干預,又考慮到公眾反應,能在10天至2周前對疫情做出可靠預測。經過7個多月的實踐,這一數據模型成功預測出武漢疫情結束,美國疫情破百萬等全球疫情防控關鍵節點。
呂堅表示,此次與中科院合作開發的疫情預測信息平台,由港城大團隊提供數據模型,中科院提供顯示平台。此次採用的數據模型是此前RC版模型的「升級版」,團隊根據過去的疫情用多項式算出未來10天的趨勢,同時根據RC版模型的預測,兩組數據每天的交集點,就是更加精準的預測數據。此次與中科院合作,令呂堅團隊對疫情的預測更加精準。他表示,此前的疫情預測曲線都是靜態的,通過中科院提供的平台,數據可以進一步展開,形成動態發展的預測。
另據介紹,在新冠疫情大數據分析與預測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美國等地的專家學者,包括泰國、尼泊爾、黑山共和國、肯尼亞等國及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在內的ANSO成員代表共70餘人參會討論。參會人員對研討會的舉行和疫情預測信息平台的試運行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研討會的舉辦對於分享疫情預測成果和經驗,深化科技合作具有現實意義,信息平台集成了多學科交叉、大數據和多維模型的綜合性優勢,為公共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是國際聯合抗疫的有益探索。
責任編輯: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