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提前出版的2月5日美國《新聞週刊》封面上,幾枚宇航火箭直入雲霄,「SPACERACE」(空間競賽)幾個大字清楚地表達了美國人的新焦點和新憂慮——月球這個寶貝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盯上了。
這篇題為《新的月球競賽》的文章以俄羅斯宇航員克裡卡列夫的故事開篇。經驗豐富的克裡卡列夫曾對俄羅斯航空研究經費的捉襟見肘頗有微詞,但這種現象從去年開始已得到改觀。2006年,當局將俄航空局的經費一次性提高了33%,達到17億美元,這使「俄羅斯能再次奢侈地眺望月球」。除俄羅斯外,「印度和中國也對載人空間飛行器顯示了雄心」,日本也積極推動其月球工程。那麼,為什麼現在每個人都想登月?《新聞週刊》給出了如下答案:「威名和單純的探索慾望是驅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動力……經濟的高速增長使曾經貧窮的國家,如中俄印,成為開發宇宙的中產階級……但它們到月球的計劃是開發礦藏和能源……驅使中俄的動力就是能源。」
在明確了登月競爭對手與其在能源上存在競爭後,文章繼續挖掘美國面臨的太空危機。「雖然NASA在費用上遠遠超出所有國家,但在未來幾年中,俄歐在國際合作領域將獲得空前的操縱能力,NASA每年的預算在160億美元,這使美國在國際合作項目中始終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但中俄的空間項目也在不斷升溫,總有一天美國會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國際舞台上的另一個玩家而已」。文章引述歐洲航天局官員所說的話:「俄羅斯的重新崛起讓我們面對美國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除了美國,我們還有俄羅斯,只要打破市場的壟斷,生意就好做了。」
除了市場的競爭,美國還要面對技術的挑戰。文章引用了NASA局長格瑞芬的觀點:「當美國從月球撤退並開始關注近地面研究時,這就是個錯誤」,美國在登月研究上停滯了太久,而將時間浪費在其他空間研究上,「我們本來能做得比現在強很多」。最後文章總結說:「雖然美國現在在技術上仍然非常強大,但已是今非昔比。」
在《新聞週刊》的這篇報道中,美國面對「登月競賽」表現得既緊張又頗具危機感,那麼,對於空間的開發真的如美國所設想的是一場競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