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高蘇維埃(議會)於當地時間1日深夜,即總統維克托·尤先科所設定的最後期限1個多小時前,通過了一系列法律,為舉行新的議會選舉鋪平道路。
接下來,媒體普遍預計,尤先科將根據他與總理、地區黨領導人維克托·亞努科維奇於5月27日經歷8小時會談後達成的協議,宣佈於9月30日舉行議會選舉。
反對黨退出
尤先科4月2日和4月26日兩次簽署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的命令。他與亞努科維奇和議長莫羅茲5月27日達成一致後宣佈,給議會2天時間,即5月29日和5月30日審議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所必需的法律文件,在此期間,暫停他4月26日簽署的解散議會令的法律效力。
但議會中支持總統和總理的兩派又陷入爭吵,沒能在30日如期完成審議工作,於是尤先科的最後期限兩度延長,正在國外訪問的他也於1日緊急飛回首都基輔,督促議會盡快完工,負起「政治責任」。
1日晚,屬於尤先科領導的黨派「我們的烏克蘭」和另一反對黨「季莫申科聯盟」的166名議員集體向議會遞交辭呈。根據烏克蘭法律,議會450名議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即300人在崗,才能行使法律職責。
反對黨集體辭職意味著新的議會選舉已不可避免。不過,這並不是反對黨向執政黨聯盟施壓的舉動,而是表明雙方妥協後已達成一致的信號,因為兩派都可以告訴支持者,他們沒有在爭執中讓步。
雙方均讓步
在最後期限前達成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各自讓步。
當天早些時候,尤先科簽署命令,今年4月被解職的亞歷山大·梅德維季科再次被任命為總檢察長。52歲的梅德維季科被視為中立人物,法新社說,這一任命解決了議會中前幾天爭奪的焦點問題,即總檢察長人選。
烏克蘭危機在5月底激化的導火索正是尤先科將前任總檢察長斯維亞托斯拉夫·皮斯昆解職。皮斯昆是地區黨議員。
1日會議結束前,議會審議通過了一系列由於憲法危機而被擱置起來的議案,包括修改法律以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修訂選舉法規,重新確定了中央選舉委員會成員,明晰了議員換黨派的限制條件,並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修訂憲法。
媒體分析認為,就雙方在政壇的影響力而言,這一系列法律對兩派各有利弊。
「民主太年輕」
分析人士一直擔心,如果議會不能在本周完成5月27日協議所規定的任務,可能將烏克蘭政治危機進一步拖入泥潭。法新社認為,這場危機的源頭還要從2004年算起,那時尤先科通過街頭抗議活動擊敗亞努科維奇當上了總統。
「問題出在(烏克蘭的)民主太年輕,」法新社援引基輔彭塔研究所分析家弗拉基米爾·費先科的話說,「一方面有了很多政治自由,與此同時,又缺乏對法律和憲法的尊重,這引發出連綿不斷的衝突。」
德新社認為,烏克蘭現在的政治危機,是政治體制本身的結構性缺陷所致,2006年3月的新憲法根本就沒有能清晰地劃分行政權和立法權。
烏克蘭政治觀察家們認為,提前舉行議會選舉雖然緩和了危機,但由於民主體制不健全,加上該國不同地區和族群仍存在矛盾且實力相當,就算選舉順利進行,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烏克蘭當前的政治格局。
多次民調顯示,議會中的5大政黨支持率仍然較高,均可能在選舉中勝出。其中,地區黨支持率上升較快,遙遙領先於其他政黨。(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