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儘管券商的三季度業績尚未全部披露,但是已經公開的數據足以令市場為之目眩。四家上市券商公開披露的財報或業績預告顯示,中信證券(105.93,0.00,0.00%)(600030.SH)、東北證券(000686.SZ)、宏源證券(48.20,1.28,2.73%)(000562.SZ)、海通證券(600837.SH)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預計將超過150億元,僅第三季度的收入預計就會在70億元以上,接近前兩個季度的總和。
資料顯示,股市成交量穩步上升、新股密集發行及權證創設收益集中,是券商在三季度業績超出預期的主要原因。同時,大盤股的密集「海歸」、創業板推出和券商直投全面放開等因素有望推動證券業進一步創造業績驚喜。
三季度業績「井噴」
10月17日,東北證券率先發佈了三季度財務報告,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0.50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為4.21億元,約佔上半年總體業績的40%。
宏源證券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其淨利潤約為8-9億元,同比增幅大約為26倍,第三季度淨利潤接近上半年淨利潤10.27億元的80%。
海通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0.4億元,而業績預告稱1-9月份的淨利潤將超過40億元,意味著第三季度淨利潤將達20億元,這一水平大致和整個上半年持平。
龍頭老大中信證券同樣氣勢驚人,其預計今年1-9月淨利潤將超過80億元。剔除42億元的中期業績,這意味著中信證券第三季度業績將相對前兩個季度業績總和實現翻倍。
券商經紀收入突破1300億
證券交易量的大增是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受「5.30」影響而走低的成交量從7月份開始逐漸回升,整個三季度滬深股市的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
Wind資訊顯示,1-9月百餘家券商交易量的平均增幅達到了665%,其中共有18家券商的股票交易金額超過萬億元大關。
民族證券研究員宋健的統計表明,今年三季度滬深兩市股票、基金、權證的總成交金額達16.59萬億元,為券商帶來佣金收入約497.75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券商佣金的總收入已突破1300億元。
「第三季度券商對於招行CMP1、南航JTP1等權證的巨額創設所帶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國泰君安研究員梁靜告訴理財週報記者。中信證券9月份新創設15億份南航JTP1,當月浮盈即達到了4.6億左右,海通證券在招行CMP1等權證的創設中也兌現了約5.9億的收益。
同時得益於第二季度不少券商及時加大自營投入規模以及第三季度股票市場的良好表現,第三季度券商的自營收益也明顯好於第二季度。
三家券商分食逾六成投行蛋糕
今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共有86家新股上市,尤其是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建設銀行、中海油服、中國神華等大盤股的密集發行,為券商的投行業務增色不少。
來自國泰君安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承銷業務籌資額位居三甲的分別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融資額分別為878.6億元、828.2億元和587.3億元,各自佔據了24.40%、23%和16.30%的市場份額,合計市場份額達63.7%。同時前10名券商承銷項目募集總金額為3325.19億元,佔整個市場份額的92.4%。
另外三家上市券商中,東北證券和宏源證券第三季度完成IPO的籌資額分別為1.2億元、2.7億元,所佔市場份額較小。海通證券完成的IPO和公開增發的承銷業務達9.6億元,排在前三季的承銷業務總額第八名。
四大利好力挺證券業
「從財務數據來看的話,去年券商的估值確實有些偏高」,民生證券資深分析師厚峻向理財週報記者表示,「但按照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火爆的盈利狀況來看,這個估值就不算高了,種種跡象表明證券業的紅火局面仍然會繼續下去。」
他認為,交易持續活躍、股票發行保持快節奏以及金融創新日益活躍等決定第三季度行業業績的關鍵因素仍將延續到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也將繼續為全年的業績增長錦上添花。不僅如此,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已經具備了推出條件的情況下,第四季度也將可能成為創新業務萌芽及獲得突破的關鍵時點。
在厚峻看來,A+H股回歸、創業板建立、股指期貨推出和券商直投的全面放開,是證券業未來發展的四大利好。
廣州證券的龔建忠認為,A+H股回歸和創業板推出對券商行業都是一個極好的機遇。A+H股的回歸,不僅增加了券商的投行業務承銷量,也增加了市場的現金流量。同時,經紀業務收入也會明顯增大,對券商行業的業績推動效應會非常大。
一旦創業板推出,除了在經紀業務、佣金方面能給券商帶來豐厚收益,而且還給市場帶來一個多元化的選擇,這無論是對券商還是對投資者抑或是對上市公司,都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廣發證券的金融行業研究員余曉宜向理財週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和股指期貨的推出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時間點,但預計推出之後不僅能給市場提供一個多層次、多方位的選擇,增加一些融資融券的渠道,而且能給券商的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帶來一定的收益。
至於直投業務對券商最直接的影響,余曉宜認為,就是給證券業開拓了另一個業務空間,增加券商的收益以及減少對經紀業務的依賴。
同時,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券商板塊有望迎來一股擴容潮。余曉宜認為,券商上市之後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的功能,使自身的盈利來源得到保證。(來源: 理財週報 記者鍾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