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志趣相投的一對男女相遇相戀,誰知結婚後竟發現兩人原來是自小失散、被不同家庭領養的龍鳳胎兄妹!這絕不是小說裡杜撰的情節,而是發生在英國的真人真事。11日,英國倫敦高等法院對這對新婚夫婦的婚姻舉行了特別聆訊,最後裁定兩人的婚姻關係無效。
目前的英國法律規定,孩子的出生文件上必須註明親生母親的姓名資料。英國議會正在審議的人類胚胎及生殖法案則規定嬰兒的出生文件無須包括親生父母的資料。
英國一名上議院議員日前在參加人類胚胎及生殖法案的辯論時援引了英國一對雙胞胎兄妹在不知彼此血緣關係情況下結婚的例子。他指出,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法律應該規定孩子有權知道親生父母的資料。
目前的英國法律規定,孩子的出生證明上必須註明親生母親的姓名資料。這次英國議會審議的人類胚胎及生殖法案則規定嬰兒的出生文件無須包括親生父母的資料。有人擔心,隨著人工受孕越來越普遍,新法案一旦通過可能會造成更多人倫悲劇。
「孩子有權知道親生父母身份」
英國媒體報道說,這對雙胞胎兄妹出生後不久即被不同家庭領養,成年後相遇,雙雙墜入愛河後結婚。但婚前兩人對自己的兄妹關係一無所知。
英國上議院議員戴維·奧爾頓在法案辯論中表示,一名高等法院法官告訴他這件事。「兩人不是試管嬰兒,但因被兩戶人家分別收養,出生後就分離,從不知兩人是雙胞胎……之後兩人相遇,難以抗拒對方吸引力而結婚。法官不得不處理由此引發的問題。」
英國倫敦高等法院查明真相後,判兩人婚姻關係無效。有專家認為,這對龍鳳胎兄妹可能因為彼此面孔、神態相似而互生情愫,結為夫妻。
奧爾頓上月在英國議會以這件事為例,這一案例進一步證明了兒童瞭解親生父母的權利有必要受到保障,尤其是要保證那些經人工授精誕生或因其他原因被收養的孩子追查自己身世的權利。
他說:「知道自己生理意義上的父母身份是一種人權,如果不知道,就會釀成亂倫的悲劇……我懷疑,如果我們不把相關信息告訴靠捐得的精子或卵子出生的人,今後還會出現類似訴訟。」
帕姆·霍奇金是一家幫助婦女靠捐得的精子或卵子受孕組織負責人。她說:「我們需要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靠捐獻精子或卵子出生的孩子重蹈覆轍。」
英國領養和寄養協會的奧萊利女士說,這樣的案例非常罕見。現在英國被領養的兒童一般都對自己的生身父母有一定的瞭解。此外,領養機構一般也爭取將兄弟、姐妹安置在同一家庭裡。即使做不到的話,孩子之間也都保持聯繫。
捐贈精子問題各國規定不同
本報綜合報道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捐精者所捐獻的精子有多次被採用的可能。隨著捐精者後代的日益增多和跟蹤調查體系的缺乏,捐精者子女之間發生同父異母兄妹相戀、結婚的可能性日漸增加。
世界上各國關於捐贈精子問題的規定是不同的:在瑞士暫沒有相關法規,但精子銀行僅接收那些自願公開身份的捐贈者;在法國,精子庫強制性地要求匿名,因為法國人認為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只有一個父親對孩子來說更好;在意大利,精子捐贈被禁止;在美國,一些精子銀行的捐贈者可以選擇:是匿名還是實名。通常在美國選擇實名捐贈的報酬比匿名的高得多,但仍有很多捐獻者希望對身份保密,因為他們不希望被捲入父子關係的法律訴訟中。
從2005年4月1日起,在英國,精子和卵子的捐獻者不再受到匿名的保護,這主要是保護其「血緣子女」瞭解父母身份的權利。英國的法律部分地借鑒了美國的做法。該法律規定,以捐獻的精子或卵子培育出的孩子在成長到18歲後,便有權瞭解自己「血緣父母」的真實身份。(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