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新社台北一月十四日報道,台灣方面目前已從大陸購進兩台由大陸科學家研製的低頻MDCB型地震前兆監測儀,今年很快還將再購進一台。「這三台儀器全部到位後,將分別放置於台北、花蓮、高雄三地,建成一個三角形的地震前兆監測網,為台灣地震監測預報提供相關前兆資料」。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台大理學院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朱子豪近日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披露了這一信息。他說,台灣地震前兆三角監測網建成後,跟大陸方面聯網的同時,亦可自己定位、獨立運行。在台灣島相對很小區域內放置三台地震前兆監測儀器,相信如此高的密度監測,必將產生高精度的數據。
專業為衛星遙測和地理訊息(GIS)的朱教授最初因遙測應用於地震而開始接觸地震科學研究,從此「一箭雙鵰」,空間資訊專業科研教學與地震科研兩不誤,如今已成為島內頗有名氣的地震專家。他希望將來再從大陸購進三台同型地震前兆監測儀器,與台灣三角定點監測網相互配合,實行車載移動運行,進一步增加台灣地震前兆網的密度,提高監測精度。
朱子豪稱,自己最早於一九九○年即前往大陸開展學術交流,之後與大陸同行接觸越來越多,交往也日漸頻繁,不僅與大陸遙測領域學者聯繫交流,與大陸地震專家也有交流合作,目前每年至少赴大陸兩次,一為專門的學術交流活動,另一則是自己牽頭組織的大陸深度旅遊團,令他相當自豪的是「現在我已經基本遊遍了大陸的邊疆地區」。
這位地震專家認為,兩岸地震科研領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台灣方面,強震網密度全球數一數二,優勢突出;大陸方面,地震監測預報科研工作規模化、系統化且歷史悠久。同時,兩岸地震都比較頻繁,僅台灣平均每年四級以上地震就有兩百多次。兩岸地震科研同行應該把震後的強震網與震前的監測網組合起來,以「順天應人」,共同對抗地震天災。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島內經常出現自稱能預測地震的「地震功能人」,跟朱子豪保持聯繫的就有三十多人,「這些『地震功能人』每次跟我通報都有記錄,經過我們做的統計,實證表明其中有幾個人預測地震功能非常強,他們預測的正確性很高」。雖然目前還不能提供科學依據,也深受正統地震科研專家排斥,他還是決定要將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深入開展下去。
朱子豪表示,兩岸今後應更多加強地震短臨預報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因為短臨預報最難卻又最符合民生需求。這位自認為「非正統」的地震專家希望兩岸官方地震部門和科研機構解決一個共同存在的問題,就是要敞開心胸,把包括「地震功能人」等在內的非正統、非主流民間地震研究團體和個人,納入正統與主流的地震科研體系當中,以不斷改進、提高兩岸地震監測、預報水平,為民眾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