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檢方對金紀玖發出拘票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05-10]

 【文匯專訊】查台當局金援弊案,台北檢方已對潛逃美國的金紀玖發出拘票,拘提不到就立即發佈通緝。此外,檢方追查款項流向,正透過各種管道全力清查。檢方9日晚也傳喚前「外交部長」黃志芳,黃首次以被告身份到庭,訊問至凌晨將他飭回。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北「地檢署」為辦案需要,已簽發拘票責令司法警察拘提金紀玖。檢警將到金紀玖設在台北市的戶籍地拘提,拘提不到則發佈通緝。金紀玖確定已潛逃美國,在台北拘提金,「肯定拘提無著」,因此這項拘提事實上只是「發佈通緝前的必要前奏」。

 檢方說,通緝金紀玖後,檢察官便有了赴美辦案的依據,或請求美方依相關協議代訊金紀玖。否則,金紀玖有美國公民身份,只要他在美國沒有犯法,美國司法機關不能無故留置金偵訊,台檢察官更無權到美國行使司法調查權。

 涉案的黃志芳、前「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也已被司法機關「境管」。台北「地檢署」表示,「知道此事」,但不能說明是哪個單位函請「移民署」實施境管。

 據悉,醜聞案曝光迄今,因涉詐取新台幣十億元金援經費列被告者是邱義仁、吳思材、金紀玖。吳思材收押,邱義仁限製出境,金紀玖藏匿美國。

 另據報道,台北「地檢署」追查弊案認為錢可能與28個賬戶有關,正透過各種管道全力清查。檢方昨晚也傳喚黃志芳,黃首次以被告身份到庭,訊問至今天凌晨零時五分將他飭回。

 黃志芳訊後表示,以平靜的心情接受應訊,希望檢方加快偵辦腳步查個水落石出。

 檢方9日下午另提訊在押的吳思材,追問他為何佣金版本前後不一以及錢到底流到誰的賬戶。據透露,吳思材的口供仍緊,聲稱他在「保命信」所陳述的都是事實,傍晚還押台北看守所,未與黃志芳對質。

 據悉,檢方為加速偵辦,決定增加辦案檢察官,由主任檢察官黃謀信率愛組六名檢察官組成項目小組,每一位檢察官都有分工專責,有的負責查資金賬戶,有的調通聯紀錄或分析、過濾情資。

 項目小組目前有兩個偵辦重點:一是追查資金流向;二是傳訊金紀玖到案。追查資金部分,項目小組已經掌握金紀玖、吳思材及其親人共28個銀行賬戶,正由檢察官分頭清查。

  相關「即時港澳台」新聞
扁珍筆跡分析:好鬥 腦筋轉得快    [21日 15:54]
只喝水虛弱無力 陳水扁拒簽名放棄抗告    [21日 15:11]
傳特偵組下午將至北所就訊扁    [21日 14:12]
港府回應美報告:按基本法普選是內部事務    [21日 12:40]
律師說扁發燒 北所:體溫很正常!    [21日 12:34]
追洗錢案 特偵組上午再傳鄭深池    [21日 11:36]
扁珍律師涉洩密 「法務部」要查    [21日 10:56]
扁又稱身體不適 北所改請醫師入監看診    [21日 10:36]
呂秀蓮自曝當年坐牢時用衛生紙寫小說    [21日 10:21]
台檢方確定阿扁受賄9000萬    [21日 08:28]
金管局20日七度注資逾182億港元    [20日 21:28]
扁帳房陳鎮慧已獲釋 連律師都不知    [20日 20:11]
全球第二貴商街 銅鑼灣緊隨第五大道    [20日 20:08]
胡總連戰APEC稱謂再成敏感話題    [20日 18:48]
外交部:台灣參與APEC均依一中原則    [20日 18:41]
扁妻痔瘡發作流血應訊(圖)    [20日 17:57]
快訊:陳水扁前任出納陳鎮慧獲釋    [20日 17:50]
香港10月份基本通脹率5.9%    [20日 17:46]
江丙坤:下次「陳江會」或在南京    [20日 17:43]
高孔廉赴粵訪台商 實地瞭解台企狀況    [20日 1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網絡雜誌
第54期:奧運週年紀
最新調查
青葵公路日前發生1死3傷嚴重車禍,意外中身亡的的士司機年齡高達76歲,暴露了本港高齡司機的駕駛安全問題,您認為當局是否應研究對職業司機引入年齡限制?
生命可貴,為了全體市民的利益,應該限制
老有所為,年齡不應做為衡量指標,不應限制
幾宗事件純屬偶然,限制與否都無所謂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