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就伊朗試射導彈警告伊朗。
【文匯專訊】近來,以色列在地中海進行的空軍演習,被外界普遍認為是為攻擊伊朗預先做準備。但從現實情況而言,如果沒有美國支持,以色列無法完成對伊朗的攻擊任務。因此一旦海灣地區圍繞伊朗再起戰爭風雲,必將是美國和以色列聯手對伊朗發動攻擊。
打擊伊朗有三種模式
實際上,自2006年初以來,美國準備對伊朗動武的消息就不絕於耳。
據《華盛頓郵報》分析,美政府正在衡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方式,有三種方案可供選擇:第一種是對伊朗的秘密核設施發動有限打擊,如果伊朗對伊拉克和其他地區的美國目標發動報複,則美國繼續進行空襲;第二個方案是進行大規模空襲,對核設施、伊朗情報機構總部、伊斯蘭革命衛隊基地和其他政府機構在內的各種戰略性目標進行轟炸;第三種方案是大規模的地面入侵。前兩種方案是著眼於推遲伊朗核計劃,最後一種方案是徹底推翻伊朗現政權。
對伊動武將遭遇困難
無論是選擇哪種方案,對美國和以色列而言,都不是能夠輕而易舉地下定決心的,畢竟美軍在打擊伊朗問題上將遭遇諸多困難。
就對伊朗進行有限打擊而言,由於伊朗核設施分散,多有地下加固掩體,難以進行全面有效打擊。伊朗吸取了伊拉克核設施過於集中、被以色列空軍一舉摧毀的教訓,其核設施建設得隱秘、分散,外界對其瞭解十分有限。
就對伊朗進行大規模空襲方案而言,也有很多限制因素。首先,伊朗地形複雜,戰略縱深大,對美軍和以色列軍隊的「快速決定性作戰」形成挑戰。在人口上,伊朗有7000多萬人口,國土面積164萬多平方公里,是伊拉克國土面積的近4倍。其次,美國缺乏可靠的發動空襲的跳板。從美軍近來進行的戰爭來看,航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實際上,單靠航母是無法向對手發起全面進攻的。目前美國可用以攻擊伊朗的地面基地除迪戈加西亞外,只有伊拉克、阿富汗和土耳其比較方便,但美國使用這三國的空軍基地都有很大的顧慮和困難。
就大規模地面入侵而言,由於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受牽制兵力過大,難以有效分兵伊朗。目前,美軍在伊拉克維持13.8萬的部隊,在阿富汗擁有1.8萬人。如果從其他地點調動兵力,必將引起其他地區出現「力量真空」。
伊朗可以「不對稱」應對
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可能進攻,伊朗將採取「不對稱作戰」方式來進行反擊。
位於伊拉克、阿富汗以及海灣地區的美軍將成為伊朗重點打擊的對象。伊朗去年10月宣稱,能夠在數分鐘內向敵人傾瀉1.1萬顆火箭彈,將令美軍無法招架。
同時,伊朗海軍的「蜂群」戰術也可能對美海軍造成致命打擊。所謂「蜂群」戰術就是伊朗海軍集中各種小型快艇從各個方向攻擊美軍大型水面艦艇。同時,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據稱已從伊朗獲得了3萬枚可以完全覆蓋以色列的火箭彈,一旦發生戰爭,真主黨游擊隊也將成為協助伊朗的重要力量。
此外,伊朗在海外發動襲擊的能力也不可小覷。1992年和1994年,伊朗特工在阿根廷兩次針對以色列目標發動襲擊,造成重大傷亡。瑞典國防學院不對稱威脅研究中心的專家馬格努斯指出,伊朗情報部門有3萬名特工人員,一旦發生戰事,伊朗特工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對美國、以色列的目標發起各種襲擊。
新聞鏈接
以色列與伊朗的曆史恩怨
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以色列同伊朗曾經度過一段蜜月期,但是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之後,兩國關係徹底跌入「冰河」期。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
革命後的伊朗號召伊斯蘭世界剷除以色列這個「毒瘤」,把每年的齋月最後一個週五主麻日定為「古都斯日」,旨在喚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
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開始巴以和平進程。但伊朗要求「公正」——解決1948年以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權利、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佔領、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問題。以色列對伊朗十分惱怒,認為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伊朗無可奈何。
繼巴以和談之後,伊朗核計劃又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嚴重問題。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劃。這時的以色列強烈反對伊朗重啟核計劃,指責伊朗尋求核武器,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危機,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也進一步加深。(稿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