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熱點話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七月風潮」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09-08]

 【文匯專訊】2003年的7月,香港的氣溫很高,一直持續在30度以上,酪熱難當。與此同時,香港的政治氣溫也很向,政治事件接二連三地出現,整個政局明顯動盪。在7月的第一天,爆發了有50萬人參加的大遊行,反對有關國家安全的「23條立法」;7月9日又有5八人在立法會周圍舉行集會,要求「還歧十民」;7月13日,再有2萬多人舉行民主集會,要求普選特區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全部議席。出現如此大規模和密集的遊行與集會,在香港特區的歷史上邊是第一次,這個僅震動了香港,也震動了中國内地,並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同時,也使特區政府面臨成立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這場政治風潮不僅對香港的政治發展,而且對香港的歷史,都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有人甚至將這次風潮稱為「七月政潮」,認為這是香港政治發展的轉折點。

 在這場「七月風潮」中,「七—」遊行是主要內容,構成了這次風潮的主體,其他兩次集會,不過是「七一」遊行的餘波而已。

 這次大遊行,是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整個遊行以港島東部的維多利亞公園為起點,沿著軒尼詩道往西走到位於中環的特區政府聯合總部,途經著名購物區銅鑼灣、灣仔、金鐘和中環。遊行隊伍構成了一條巨大的長龍,隊伍的「龍尾」直到晚19時才抵達政府總部。整個遊行活動前後長達6個小時,從白天走到黑夜,最終平和地結束。對於參加這次遊行的人數,各方說法不一。警方宣佈的遊行人數為35萬人,但也有人分析道,如果加上沿途加入的人數,整個遊行共有70萬至80萬人參與。社會上比較一致和媒體中比較集中的說法是有50萬人參加了遊行。參加這次遊行的,絕大多數是中產階級和專業人士。

 遊行隊伍最初高喊「反對二十三條」、「董建華下台」、「還政於民」等口導,入夜之後則加入要求財政司長梁錦松(涉施加稅前買車)和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揚水強(被認為對SARS疫情反應遲緩)下台的口號。從總體亡看,市民在遊行中主要要求擱置23條立法,要求董建華為6年施政成績負責而下台、讓港人直接選舉行政長宮和立法會議員.以及要求涉及加稅前買車風波的財政司長梁錦松、對SARS疫情防疫遲緩的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楊永強下台。

 50萬人上街大遊行後,立法會內民主派的22名議員聯署要求擱置23條立法,而親政府的民建聯主席曾鑷成也向行政長官董建華建議作出一些「讓步」,以釋除公眾疑慮。原來一直支持特區政府進行23條立法的自由黨則明顯地改變了態度。7月4日,自由黨黨魁田北俊在香港召開緊急記者會宣佈說,該黨仍支持23條立法,不過,建議港府將二讀時間押至不遲於當年12月17日。在立法會中擁有8個席位的自由黨突然改變態度,使得政府已沒有把握在7月9日的立法會上取得足夠票數通過國家安全條例草案。

 雖然形勢驟然變化,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仍然堅持將《國家安全條例》如期提交定於7月9日舉行的立法會進行二讀和三讀,只表不要對這個條例草案進行修改。7月5日中午,行政長官董建華召開記者會,宣佈港府將對草案中最後的、最具爭議性的、最受關注的三項條文進行重大修改:(1)不追究香港組織是否從屬於受中央政府禁止的中國內地組織;(2)加入「公眾利益」,作為公眾人士(尤其傳媒界)對有關非法拉沼官方機密指控的抗辨理由,以加強保障公眾利益;(3)取消警方沒有事先取得法庭手令就可人屋調查的權力。董建華重申,港府依據《基本法》第23條規定制定《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充分吸納了市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並作出了多項澄清及51項修訂。這項草案不單比其他普通法地區的類似法例寬鬆,在很多方面比現行法例更加宛松。他指出:「我們也了解到,當前社會上對條例草案的修訂仍有憂慮及有意見」,主要是集中在三項條文方面。他說,港府行政會議在過去兩天召開了三次特別會議,決定作出以上修改。

 對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所作的三點讓步,香港媒體紛紛表示歡迎,但卻仍然認為當局庇延遲立法,讓民眾有時間冷靜下來。然而,形勢並沒有因此而有所轉變。吏加嚴峻的考驗又接因而至。發起這次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繼續號召市民於7月9日立法會開會辯論時舉行集會,反對國家安全立法。7月6日晚,自由黨開會決定要求立法會押後二讀《國安條例草案》;作為行政會議成員、特區立法會議員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突然宣布立即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並要求把立法工作延展到12月。自由黨在發表的聲明中說,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理由,它重申文持草案的立法工作,但應該將立法的時間推後。自由黨態度的這一突

然轉變,對堅持要在7月9日如期立法的董建華來說,無疑是當財政司長梁錦松和保安局長葉劉淑儀的辭職。不過,這兩項決定是分別宣佈的:7時7分,董建華發表書面聲明,宣佈接受直接負責這次園家安全立法工作的葉劉淑儀辭職;接著在9時30分發表另一項書面聲明,宣市接受有「偷步買車」之嫌的梁錦松辭職。這是董建華自zo02年引進主要官員「問責制」以來,首次接受政府高官下台。當晚,特區政府同時宣佈,董建華將於7月19日前往北京述職,並向中央政府領導人報告最新發展情況。至此,「七月風潮」告一段落。

 從「七一」遊行和隨後的兩次集會來看,香港市民表達的訴求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政治性的:一是反對23條立法;二是表達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三是要求2007/2008年直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但是,參與遊行和集會的多數市民,未必全然是針對爭議件很大的23條文法條款,更多的是一種對持續疲軟是看不到轉型前景的經濟形勢感到失望,以及對政府施政無力無能的不滿情緒的宣洩。

 促成這次風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絕不止於政治的方面。這次遊行足內多種因素促成的,或者說,是在一個持定背景下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一次大規模的利益表達。導致這次風潮的原因,首先在經濟介面。經濟方面的因素.小是導致這次風潮的最深刻的原出,也就是說,政治問題是由經濟問題引起的。香港的經濟,在回歸前便存在嚴重的結構件缺陷,存在大量的經濟泡沫。香港回歸后,在多重外圍因素的作用下,經濟轉型步履維艱,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市民收入急速下降,財富縮水,失業率持續攀升,「非典」的過程中又出現疏漏,未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疫情。市民「負資產階級」與日俱增,不期而遇的「非典」更使香港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從而在市民中形成了經濟恐慌心理,對政府的怨憤不斷增加。其次特區政府在施政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不僅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一籌莫展,而且失誤頗多,在抗擊對政府的失望情緒在不斷增加。特區政府在這樣的形勢下出台國家安全立法,加劇了市民的心理壓力。在這樣的條件下,一些組織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下發起遊行的號召,便迅速引用了市民的怨氣,導致了「七月風潮」。(文匯網綜合)

  相關「即時港澳台」新聞
扁珍筆跡分析:好鬥 腦筋轉得快    [21日 15:54]
只喝水虛弱無力 陳水扁拒簽名放棄抗告    [21日 15:11]
傳特偵組下午將至北所就訊扁    [21日 14:12]
港府回應美報告:按基本法普選是內部事務    [21日 12:40]
律師說扁發燒 北所:體溫很正常!    [21日 12:34]
追洗錢案 特偵組上午再傳鄭深池    [21日 11:36]
扁珍律師涉洩密 「法務部」要查    [21日 10:56]
扁又稱身體不適 北所改請醫師入監看診    [21日 10:36]
呂秀蓮自曝當年坐牢時用衛生紙寫小說    [21日 10:21]
台檢方確定阿扁受賄9000萬    [21日 08:28]
金管局20日七度注資逾182億港元    [20日 21:28]
扁帳房陳鎮慧已獲釋 連律師都不知    [20日 20:11]
全球第二貴商街 銅鑼灣緊隨第五大道    [20日 20:08]
胡總連戰APEC稱謂再成敏感話題    [20日 18:48]
外交部:台灣參與APEC均依一中原則    [20日 18:41]
扁妻痔瘡發作流血應訊(圖)    [20日 17:57]
快訊:陳水扁前任出納陳鎮慧獲釋    [20日 17:50]
香港10月份基本通脹率5.9%    [20日 17:46]
江丙坤:下次「陳江會」或在南京    [20日 17:43]
高孔廉赴粵訪台商 實地瞭解台企狀況    [20日 1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話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