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扁家友人將特偵組一軍 拋出「合照」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11-20]

【文匯專訊】據今日新聞報道,特偵組18日約談扁家友人張瑋津,張瑋津丟出一張特偵組檢察官朱朝亮、吳文忠與前總統陳水扁的合照,以及阿扁6點聲明的「遺書」,張瑋津並指阿扁給她250萬元,說要匯給某單位,並表示18日接受特偵組約談後,就去寶徠花園廣場把支票還給吳淑珍;張瑋津的這些舉動,用意何在?是要幫阿扁傳達什麼訊息嗎?都讓人玩味,19日她在政論節目表示,「阿扁曾說自己朋友少、高處不勝寒,且在被收押前,表明要『以死明志』。」

張瑋津表示,接受上電視台節目,是因為自己無所求、無畏,所以才站出來向外界說清楚,她指出,「在扁被收押前、身陷洗錢弊案時,自己算是阿扁的心靈慰藉者,都會帶一些佛經錄音帶、心靈書籍去安撫扁。」

張瑋津也道出阿扁在被收押前的心理煎熬,張瑋津指出,「扁在收押前,曾與她聊過幾次,扁說自己高處不勝寒,身邊沒有幾個朋友,似乎相當『孤獨』」;張瑋津還表示,希望大家與社會用同理心、包容心看待阿扁,讓社會更祥和。

張瑋津表示,「阿扁11日被收押前,在10日所開的行前記者會時,把6點聲明的『遺書』給我,阿扁說要以死明志,他要我把遺書拿給吳文忠,要把自己的心聲傳出去」;但是阿扁為何要指明拿給吳文忠,為何扁不自己在事前就拿給特偵組檢察官,張瑋津則是交代不清。

對於扁所給張瑋津的250萬到底要匯給誰?張瑋津表示,今年10月28日,阿扁就把250萬元匯給她,說要給日慧法師清修的觀自在蘭若寺,不過張瑋津曾告訴阿扁,「這個時間點捐錢不太妥」;張瑋津並指稱已把這筆錢還給吳淑珍,她並出示吳淑珍親筆簽收的單據證明。

張瑋津還指稱,扁在被收押前曾拿給自己一疊照片,當時張瑋津不太敢拿,只拿了兩張,內容就是朱朝亮、吳文忠與陳水扁在日慧法師圓寂法會的合照;名嘴詢問張瑋津,當時阿扁與朱朝亮、吳文忠在聊什麼?張瑋津回答相當模糊,且對於扁為何給她照片、用意為何?張瑋津則是沒有做清楚交代。

張瑋津在節目中一直強調,自己曾告訴扁,「有做錯事就要勇敢去面對司法」,又說檢察官應該要平等辦案,不要有所偏頗,甚至激動的說,「扁如果絕食死掉,造成動盪,大家會開心嗎?」這與她所指阿扁「以死明志」的說法,似乎又有衝突;不管張瑋津是要澄清什麼、說明何事,或是她到底扮演什麼角色?陳水扁一家牽涉如此多的弊案,都必須坦然面對司法,給出一個交代。

  相關「即時港澳台」新聞
扁珍筆跡分析:好鬥 腦筋轉得快    [21日 15:54]
只喝水虛弱無力 陳水扁拒簽名放棄抗告    [21日 15:11]
傳特偵組下午將至北所就訊扁    [21日 14:12]
港府回應美報告:按基本法普選是內部事務    [21日 12:40]
律師說扁發燒 北所:體溫很正常!    [21日 12:34]
追洗錢案 特偵組上午再傳鄭深池    [21日 11:36]
扁珍律師涉洩密 「法務部」要查    [21日 10:56]
扁又稱身體不適 北所改請醫師入監看診    [21日 10:36]
呂秀蓮自曝當年坐牢時用衛生紙寫小說    [21日 10:21]
台檢方確定阿扁受賄9000萬    [21日 08:28]
金管局20日七度注資逾182億港元    [20日 21:28]
扁帳房陳鎮慧已獲釋 連律師都不知    [20日 20:11]
全球第二貴商街 銅鑼灣緊隨第五大道    [20日 20:08]
胡總連戰APEC稱謂再成敏感話題    [20日 18:48]
外交部:台灣參與APEC均依一中原則    [20日 18:41]
扁妻痔瘡發作流血應訊(圖)    [20日 17:57]
快訊:陳水扁前任出納陳鎮慧獲釋    [20日 17:50]
香港10月份基本通脹率5.9%    [20日 17:46]
江丙坤:下次「陳江會」或在南京    [20日 17:43]
高孔廉赴粵訪台商 實地瞭解台企狀況    [20日 1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網絡雜誌
第54期:奧運週年紀
最新調查
青葵公路日前發生1死3傷嚴重車禍,意外中身亡的的士司機年齡高達76歲,暴露了本港高齡司機的駕駛安全問題,您認為當局是否應研究對職業司機引入年齡限制?
生命可貴,為了全體市民的利益,應該限制
老有所為,年齡不應做為衡量指標,不應限制
幾宗事件純屬偶然,限制與否都無所謂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