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呼和浩特6月1日報道,蒙古族老人烏日圖那順為剛出生的孫女取名海日,蒙古語意思為「愛」,而這位65歲老人的名字蒙古語意為「長壽」。「我母親生了4個子女,兩個孩子小時候便夭折,父母也怕失去我,給我取了這個名字。」烏日圖那順老人說。
在烏日圖那順老人小的時候,地處北疆的內蒙古草原生活條件艱苦,衛生條件落後,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很高。那時草原上的人們給新生的孩子取名時,看重「身體結實」「長命百歲」等意思。
但在今天的內蒙古,這種想法完全沒有必要,不少蒙古族年輕人認為這種做法還有些可笑。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最近公佈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全區常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為422.6萬人,占17.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蒙古族人口增長速度高於漢族0.5個百分點,達到4.89%。
內蒙古統計局人口處副處長杜文傑說,普查結果顯示,蒙古族人口增加速度較快,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可以說全國其他地區的蒙古族人口正在增加。
隨著經濟發展加快,在內蒙古,外來人口進入牧區,而蒙古族年青人外出求學、打工,出現著經濟驅動下正常的人口流動。
世代在內蒙古鑲黃旗草原生活的蒙古族牧民斯琴巴特爾帶著妻子兩年前離開草原,到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家肉製品加工廠工作。這位36歲的牧民說:「我倆都有大專文憑,在我們草原上也是有文化的人,所以想趁年輕出來闖一闖,看看外面的世界。」
據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上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牧區人口的變遷與全區人口變遷趨勢基本一致。
1949年前,內蒙古人口處於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長階段。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後,內蒙古牧區人口開始恢復性增長。此後由於糧食生產,人口大量進入牧區。1987-2000年,內蒙古牧區人口保持著比較平緩的增長速度,沒有大的起伏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