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對於添加劑布控仍存較大難度
樂購(上海)公司副總裁莊南濱說,台灣公佈的受影響產品,不僅僅是「悅式運動飲料」一種,還涉及果汁、奶茶、果醬、膠原蛋白等10多類食品,涉及廠商超過100家,問題添加劑還可能通過「原料流出、食品流入」的方式,從世界各地進入大陸或台灣市場,因此兩岸對於添加劑的「足跡」布控存在較大難度。
在台灣發現含有「塑化劑」食品的消息傳出後,兩岸相關機構根據《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迅速採取措施,包括緊急交換信息,暫停生產、輸出相關產品,及時下架、召回相關產品,核實、發佈信息並相互通報等。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金雷認為,此次兩岸檢驗檢疫、工商等部門,迅速及時互通信息、協同配合處置「塑化劑」問題食品,顯示出兩岸兩會復談後簽訂協議的積極效應。不過專家預計今後一段時間內,問題添加劑或成為困擾兩岸食品安全的「要害」問題。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 C FA )的簽訂,兩岸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有關專家呼吁應建立兩岸食品安全聯防機制,共同防範食品安全風險。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高彥明認為,這種提法有其建設性,但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涉及台灣。「從根本上講,我國應該設立一套完善的進口商品安全法規,彌補目前的監管漏洞,」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樂購(上海)公司副總裁莊南濱說,台灣公佈的受影響產品,不僅僅是「悅式運動飲料」一種,還涉及果汁、奶茶、果醬、膠原蛋白等10多類食品,涉及廠商超過100家,問題添加劑還可能通過「原料流出、食品流入」的方式,從世界各地進入大陸或台灣市場,因此兩岸對於添加劑的「足跡」布控存在較大難度。
台灣第三方檢驗檢疫機構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中平說,台灣問題產品波及上海等大陸城市,表明兩岸關係日益密切,食品安全「聯防」的必要性也大大增加,需進一步探索完善《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何中平說,在處理「塑化劑」問題方面,目前兩岸僅完成了一半的任務,因為相關協議還前瞻性地提出了「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計畫,督促責任人妥善處理糾紛並就確保受害人權益給予積極協助,雙方即時相互通報有關責任查處情況」等要求。
正在大陸進行農技推廣的台灣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說,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後,兩岸基本可以保證快速查控「嫌疑產品」,但要進一步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計畫、確保受害者維權等仍缺少配套機制,兩岸相關機構可借處理「塑化劑」問題加快磨合,有效執行協議規定內容。
上海克莉斯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商羅田羅田安認為,下一輪針對「塑化劑」的兩岸聯合防控可率先提倡企業自查,特別是發揮台商維護台灣原料和產品聲譽的主動性,在台資企業開展試點。
金雷建議,採取措施避免「塑化劑」問題影響兩岸經貿正常往來,尤其是影響台灣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大陸。今後宜加強兩岸間在食品添加劑問題上的互信,適當公開原料添加配方,深化兩岸食品安全「聯防」。
另外,在台灣「塑化劑」問題暴露之前,大陸今年以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已是風波不斷。因此有專家呼吁應當儘快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韓永斌教授認為,目前機制建立的最大障礙是政府質檢部門和高校研究機構的嚴重脫節。
「實際上,我們高校在相關食品安全領域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已經超前,」韓教授說。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早在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暴露之前,相關研究機構的報告就已經顯示包括三聚氰胺、「塑化劑」等在內的物質都屬於不可食用範疇。
「而政府監管部門則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才將其列入非食品添加劑名單」,他說。「當然,我們的事後補救機制還是比較及時的。但如果能夠在問題暴露之前就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配合,明確各類可以添加和禁止添加的物質,則可以防患於未然,」韓教授指出。
至於如何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韓教授建議應由相關部門在國家層面加以設計,把監管部門和學術機構同時納入,雙方信息共享。監管部門在總結、幫助學術機構轉化研究成果的同時,還應根據研究成果,及時更新和公佈不可食用的物質名單,並提供相應的檢測辦法,有助於儘早發現問題。
都希望把責任的「球」踢給別人
根據台灣中油公司嘉義煉製所向稽查人員表示,查出塑化劑的生物製品的原料,都是委託位於台中市大雅區的「昱倫生物科技公司」為代工廠,從以色列等國家進口,目前不知哪個環節出問題。與台灣「塑化劑」尋找元凶遇到的問題一樣,雖然德國在西班牙生產的黃瓜上發現大腸桿菌,但無法確定這就是感染源,原因是黃瓜受污染的地點可能是生產地,也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或銷售的超市。
其實,專家們建議的聯防體制,不僅適用於兩岸間,在產業鏈全球化的今天,更適用於國際間建立聯防機制。因為在全球化時代的食品安全危機中,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確保獨善其身。
在台灣「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之際,正逢大洋彼岸的歐洲遭受由「毒黃瓜」等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如何化解這類危機,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唯一出路是加強在食品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機制化建設。
全球化給食品業帶來的變化是,食品供應鏈分佈區域極為廣泛。供應商的多元化,增加了進口國管理的難度,出現問題的機會相應增加。一旦危機發生,薄弱的全球治理機制無法提供足夠的途徑發現問題根源。歐洲疫情發生後,尋找病菌源頭遇到重重困難。
根據台灣中油公司嘉義煉製所向稽查人員表示,查出塑化劑的生物製品的原料,都是委託位於台中市大雅區的「昱倫生物科技公司」為代工廠,從以色列等國家進口,目前不知哪個環節出問題。與台灣「塑化劑」尋找元凶遇到的問題一樣,雖然德國在西班牙生產的黃瓜上發現大腸桿菌,但無法確定這就是感染源,原因是黃瓜受污染的地點可能是生產地,也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或銷售的超市。
與此同時,維護本國或地區利益成為危機發生後有關國家的主要訴求。其結果是,有關國家都希望把責任的「球」踢到別人身上。業內人士認為,從全球角度看,「塑化劑」風波和「毒黃瓜」危機中出現的問題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在處理未來全球性食品安全危機中可能面臨的困難。針對全球治理上的短板,國際社會必須未雨綢繆。
專家指出,完善食品安全領域的全球治理機制,至少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發生危機,其他國家和地區不要無理指責,而是共同尋找解決辦法;二是完善後的治理機制要實現信息透明,無障礙流通;三是決策機制要公平。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球治理機制,應能保證政府、民眾團體、國際組織、企業和學術機構等有關各方通力合作,建設一道共同的防災大堤。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高彥明認為,在預防國際貿易食品安全方面,各國食品安全標准的相互協調、更新和信息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