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亂局圍城 以色列「不變應萬變」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曾經的合作夥伴改弦更張,潛在的隱患浮出水面,死對頭或成談判對手,會否引發新一波阿拉伯世界反以浪潮……一系列「不確定」都令以色列如芒在背。

 「過去這些年來,這裡很平靜,從未發生這樣的慘劇。」位於戈蘭高地北部、以色列與敘利亞軍事隔離區的邁季代勒捨姆斯村居民伊沙姆說。

 伊沙姆家二十米開外,就是分隔以敘兩國的隔離網。隔離網這邊,十餘輛以色列軍車集結,有士兵趴在地上端著步槍向敘利亞方向瞄準;隔離網那邊,駐敘利亞聯合國脫離接觸觀察員部隊的房屋孤零零地立在山頭上。夜幕降臨後,戈蘭高地山區一片漆黑,穿梭巡邏的以軍車燈照出的光柱格外刺眼。

 伊沙姆談到的「慘劇」,是指客居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難民在5月15日巴「災難日」破壞邊境隔離網,衝進以色列控制區內。36歲的伊沙姆站在自家陽台上,看著以軍士兵開槍打死8名衝進村子的巴難民。

 「他們手裡舉著巴勒斯坦旗幟,喊著『重返家園』的口號衝過來。」事發當天,伊沙姆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描述現場境況,「那些越過隔離網的人哭喊著跪在地上,捧起泥土不停地親吻……我沒有看到其中任何人帶著武器。」

 「災難日」當天,數千名巴勒斯坦難民在以敘軍事隔離區附近(敘利亞一側)舉行遊行,抗議以色列佔領巴領土。據目擊者說,當抗議者突然向隔離網湧來,邊境處僅有的幾名以軍士兵「看上去嚇壞了」。子彈止住了一些難民的腳步,但仍有近三十人衝進邁季代勒捨姆斯村。

 邁村曾是敘利亞領土,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了其所在的戈蘭高地。聯合國1974年在戈蘭高地以敘控制區域之間設置軍事隔離區,禁止雙方在這一區域內駐紮軍事力量。也就是說,伊沙姆目睹的這起「巴以衝突」,實際發生在以軍控制下的敘利亞領土。

 近來,如此「多邊化」的衝突或局勢吃緊在以色列及其邊境遍地開花。埃及、黎巴嫩、敘利亞、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頻頻向以色列發難,以政府曾經苦心維持與鄰國之間的「冷和平」——正因為各種內部和外部原因——有所動搖。

 埃及:以色列失去了老朋友

 在席捲中東北非阿拉伯國家的抗議風潮以及由此引發的政治危機中,對以色列最沉重的打擊來自於西南鄰國——埃及。

 自1979年以埃簽訂和平協議以來,雖然雙邊關係沒有重大進展,但兩國邊境在30年間保持了平靜,這一「冷和平」被以色列視為其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聯繫到近年以色列與另一個傳統盟友土耳其交惡,無怪乎以色列《國土報》在埃及政權更迭後發表社論,哀歎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台使以色列在中東「失去了所有朋友」。

 暫時掌控政局的埃及軍方曾於今年2月表示,將繼續遵守各類國際協議,包括與以色列的和約。但這一表態並沒能讓以色列長舒一口氣,近段時間來埃及政府和民間的動向更使以政府如坐針氈。

 戰略層面上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埃及新政府可能抱持反以態度。兩國在30年的「冷和平」中,雖然政府和軍隊間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交往,但普遍的敵對情緒並沒有緩解。今年初埃及國內反政府示威遊行中,民眾提出了包括民主、反腐、民生等多項改革主張,「反以」赫然在列。

 政權更迭後,埃及民眾在開羅舉行了大規模反以遊行,展開了對前政府「親以罪行」的清算:向以色列出售天然氣的合約,被指廉價出賣國家利益,以埃和平協議甚至被指玷污國家榮譽。

 分析家認為,在如此強烈的民意壓力下,未來埃及民選政府上台後,必須考慮到民眾反對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的情緒,對穆巴拉克時期與以色列合作的態度會有所調整。

 前阿盟秘書長、埃及總統熱門人選之一穆薩4月曾公開表示,將「重新審視」對以和約。如果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參與新政府,將可能採取更加明確的反以立場。而這正是以色列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開放拉法口岸打破以方封鎖

 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克·赫勒認為,埃及目前已初顯伊斯蘭極端宗教勢力上揚和倒向伊朗的徵兆。其中一例就是,穆巴拉克政府倒台後不久,伊朗軍艦三十年來首次獲准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埃及方面對此採取了不顧以色列抗議、低調支持伊朗的態度。

 更令以色列擔心的,是埃及在加沙問題上的新立場,這將直接決定以方加沙封鎖的有效性和南部地區的安全。

 以色列一直將佔據加沙的哈馬斯視為短期內最直接的安全威脅。自哈馬斯2007年從法塔赫手中奪得加沙地帶控制權後,以色列對加沙實行了嚴密的封鎖,防止任何可能被用於製造武器、威脅以色列安全的物資運入。

 以方封鎖加沙的政策曾得到前埃及政府的配合。但隨著穆巴拉克下台,埃及過渡政府對哈馬斯立場出現緩和,宣佈將永久開放拉法口岸,這些舉動都令以色列十分緊張。

 加沙地帶與以埃兩國接壤,如果埃及方面口岸全面開放,再加上埃及西奈半島和加沙邊界密佈的上百條走私地道,武器等物資更容易流入加沙,以色列的封鎖禁運政策將形同虛設。近來多名以政府、軍隊高官表示,擔心加沙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借中東亂局爭取到更寬鬆的外部環境,從而加強對以色列的主動攻擊。

 巴極端組織宣稱「第三次起義」

 由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尚未就邊界劃分達成共識,雙方始終沒有事實邊境,阿拉伯和猶太居民分別以各自聚居區的形式,居住在包括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在內的整個巴以地區。在日常生活中,有阿拉伯人在猶太人社區工作,也有以色列商人在巴勒斯坦城市作生意。此刻是鄰居,下一分鐘也許就變成你死我活的敵人。這就是巴以雙方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中東北非國家動亂此起彼伏,在持續數十年無解的巴以問題上,以色列選擇以不變應萬變。為保證緊急狀態時的快速反應能力和主動地位,以色列一方面盡可能避免陷入與巴方的正面衝突,另一方面對巴方仍是步步緊逼,毫不讓步。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馨瑶
希拉里稱阿拉伯世界必須改變      [2011-02-15]
史上最差的人 小布什拉登上榜      [2011-06-03]
世衛稱毒黃瓜致命病菌非常罕見      [2011-06-03]
俄稱西方聯軍對利實施地面行動      [2011-06-03]
福島核危機拖垮日本 耗盡國力      [2011-06-03]
巴西百歲老嫗重返校園學習寫字      [2011-06-03]
皇家馬匹被絆倒死亡 英紀念女王加冕儀式終止      [2011-06-03]
菅直人擬9月辭職或再引「逼宮」      [2011-06-03]
暴露拉登行蹤者確認 遭美擊斃      [2011-06-03]
日本本州島東部海域6.3級地震      [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