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台灣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食品摻毒事件動搖台灣人信心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5月26日,台灣高雄市一家賣場的工作人員將運動飲料下架。新華社

 誰讓黑心商逍遙30年?

 這種擔心在黑心商、昱伸公司負責人賴俊傑的一番表述後,升級為憤怒。

 賴俊傑被扣查時曝料稱,他20多年前當學徒時就是用有毒塑化劑來調製起雲劑。賴還透露,其師傅最初採用另一種毒性更強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後來才改用DEHP。

 「懵懂吃毒30年?」不解的台媒追問:「為何此時才發現問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者指出,早在20多年前,台灣市面上就出現添加DEHP的起雲劑,當時這些加料的起雲劑,顏色濃純潔白,賣相很好,更重要的是,保存期限較使用棕櫚油製成的起雲劑還多六、七個月。而且同樣的劑量,DEHP起雲劑可稀釋、調配於飲品的量更多,以致許多業者都想知道「如何製造高質量起雲劑?」

 「美觀、耐用是不法商品贏得市場優勢的主要原因。」合法生產起雲劑的味特香料企業董事長鄭清竹解釋道,許多天然植物油存放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一股「臭油」味,所以有毒起雲劑的穩定度得到不法商家「青睞」。

 當批評聲湧向台灣食品監管部門時,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也有苦衷。據他介紹,1999年以前,台當局並未將塑化劑DEHP列入毒性物質,業者可能有些配方使用DEHP;作為毒物列管之後,當局確實沒想過有人把它加入起雲劑中使用,這次檢出純屬意外。

 「(指責台當局之餘,)那些長期使用昱伸公司起雲劑的公司難道就沒責任嗎?食品業、尤其是那些知名大品牌,品質管理當有一套嚴謹的流程,採購原材料時難道就只要找比較便宜的供應商就好?」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認為,塑化劑風波應讓聲稱「受害者」的知名品牌認真反省,「當少數的幽暗人性與集體放任結合,可以帶來多大的禍害。」

 據台檢方掌握的消息表明,多年來賴俊傑行事低調,公司連塊招牌都沒有。附近鄰居表示,常聞到工廠前門飄出陣陣香味,但工廠後門的味道卻是又臭又刺鼻,他的廠內約有4到5名員工,且都是上了年紀的婦人,一直都不知道他們在生產什麼東西,直到新聞播發。當年,昱伸公司因低價搶攻市場成功,每月光是起雲劑的營業額就超過300萬元新台幣,未扣除營運費用的毛利約30萬元,昱伸已成全台最大起雲劑供貨商,生意版圖還擴展至大陸和越南,與昱伸生意往來的飲料和乳品製造商至少有40家。

 鑒於台灣有毒起雲劑生產鏈已存在多年。有專家建議,大陸相關部門也應對相關食品進行排查,並對消費者的血液進行抽查調查,以確認危害性及危害範圍。



上一頁123下一頁

食品安全亂象
      責任編輯:杨阳
台灣反貪對準「紅包文化」 送紅包者也要坐牢      [2011-06-03]
澳門回收台灣問題產品      [2011-06-01]
大陸停進口台灣染毒產品      [2011-06-01]
台灣幾近全部名企捲入塑化劑風波      [2011-06-01]
質檢總局:嚴防台灣毒飲料入內地      [2011-06-01]
台灣含塑化劑飲料流入廈門東莞      [2011-06-01]
兩款台灣飲料被禁止進口到香港      [2011-05-31]
食環署發現兩款台灣運動飲品塑化劑超標      [2011-05-30]
外媒:「雙英對決」事關台走向      [2011-05-30]
台民屋頂插五星紅旗批台灣司法      [20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