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台灣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胡耀邦兒媳訪台 罕見談及家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胡耀邦兒媳婦王豫穎5月19日隨中國商業聯合會訪台。(來源:台灣旺報)

 天諾慈善落地藏族

 問:天諾基金會的慈善事業,為何特別選擇藏區?還有為什麼取名天諾基金會,有什麼淵源?

 答:慈善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當時成立基金會時,就發願要幫助中西部的少數民族,而藏族又是中西部覆蓋面積最大、最廣的民族,因此選擇藏族為慈善重點,也希望透過持之以恆的把焦點放在藏族,讓慈善事業,真正在藏族落地、深入。

 至於取名天諾基金會,「諾」是責任,就是如天的承諾,但實際上,從人的良知來講,「藏」是離天最近地方,當時胡耀邦當總書記時,他認為共產黨要對得起老百姓,要對得起上天,老天看著我們,做事要對得起良心,人民的承諾,所以我們就取名為天諾。

 文化保護 每個人都有責

 問:最近你致力於藏區文化保護,從慈善事業家一躍為文化保護使者,這轉折是什麼?

 答:因為在藏區的慈善工作,讓我瞭解到保護藏區古文明的重要。我說過慈善一定要落地,所謂落地,就是要深入、融入這塊土地、人群、文化,這才叫落地。因此,我做慈善,我會抓一個特點,那個特點就是當地文化、風俗、民情,我們認知宗教,其實也是由當地文化、風俗及民情轉軌而來,因此,文化才是根基,文化才是根本。

 事實上,十多年前我從事慈善工作時,也從未去過藏區,但這些年去那麼多,跑那麼多,對藏區才開始有特別不一樣的深層瞭解,才開始注意到藏區的文化保護。

 做慈善工作,必須深入偏遠地方,這些地方有些可能車子沒到,得騎馬,海拔5000米以上,得騎犛牛。我這輩子從未騎過犛牛,包括我及我的很多團員,騎了一整天,根本下不來,都是被抱下來來的。還有因為巔,一整天下來屁股很痛,晚上只能趴著睡。但在這深入偏遠山區的接觸瞭解過程中,才讓我們開始注意到藏族古文化保護的迫切性。

 像藏族的早期文明發源地,隨著社會變遷,逐漸被邊緣化,我們到了這些偏僻地方,隨便一處文物就有上千年。這個即將在我們眼前消失的古文明,讓我感動的是,一場暴風雪,當地一位耆宿心疼的不是嚴重雪災被凍死的牲畜或損失的家當,而是瑪尼石堆是否遭暴風雪摧殘。

 原來這座瑪尼石堆是藏民不斷累積起來一種刻了經文的古老藏族文字——象雄文化,當地人士跑來要我們幫忙保護,我們二話不說,這才發覺搶救保護文化對他們的迫切性。

 事實上,這不是簡單藏族文化保護的問題,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球文明、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就像做父親,有父親責任,做母親也有母親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新二
胡耀邦兒媳隨商業聯合會抵台      [2011-05-20]
胡耀邦之子談改革成效:說太平盛世言之過早      [2011-04-26]
胡德平思憶胡耀邦與中國改革      [2011-03-19]
胡耀邦子著書憶父溫總代序      [2011-02-22]
溫家寶憶胡耀邦 文學榜稱冠      [2011-02-11]
台民調:馬英九僅領先蔡英文1%      [2011-06-07]
美文件曝孫中山是「美國人」      [2011-06-07]
逾10萬兩岸民眾共慶端午 閩台對渡文化節開幕      [2011-06-07]
罗援少將寄語兩岸軍人      [2011-06-07]
台塑化劑風波殃及麵包業      [201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