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央視關注高考作文:如何說真話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0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主持人董倩:歡迎收看《新聞1+1》。7日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已經被羅列出來,看完之後,有人做出這樣的評價,「縱觀這些年,高考作文題目的質量是在穩步提高,而高考作文的質量卻不敢這麼說,甚至有所下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播放小片)

 字幕提示:2011年6月7日

 解說:

 又是一年高考時,今天全國933萬學子奔赴高考,上午11點半第一門考試科目語文正式結束。像往年一樣,試卷上的作文題目仍然是考生和家長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記者:

 就在幾分鐘前,雨花台中學的下課鈴聲已經打響,那麼這裡我們可以來公佈今年江蘇省的作文題目,那麼作文題目是《拒絕平庸》。

 記者:

 今年遼寧省高考語文作文的題目非常有意思,又是先給出了一段材料,一段故事,是一名教授在課堂上拿著實際上是蠟做的蘋果,然後告訴台下說這個蘋果非常地香。

 記者:

 今年四川的作文題目叫做《總有一種期待》,剛才我們也問了一個學生,然後他告訴我的就是說……

 記者:

 現在已經知道一個大概,講的就是「談中國的發展」。那麼這個題目到底是好做還是不好做,是難還是易?

 記者:

 你覺得這個題目怎麼樣?

 北京考生:

 我覺得還可以吧。

 記者:

 發揮得怎麼樣?

 北京考生:

 還好。

 北京考生1:

 挺喜歡(這個題目)的,因為它有一些現實意義。

 解說:

 今年5月17日,當中國隊以包攬全部冠軍的成績結束鹿特丹世乒賽後,國球「獨孤求敗」的現狀就引發了人們對於乒乓球發展的思考。在不到一個月後的今天,當它成為高考的作文題目時,有評論就指出,這是北京作文35年來首考體育熱點,主題為乒乓球賽的壟斷與競爭,這是距高考時間較近、時效性較強的題目。既考察了學生的認識水平,也考察了學生的思辨能力。而閱讀材料中,老師說,有些道理不僅體現在乒乓球運動上,也適用於其他社會生活領域。則給了這個題目更大的創作空間。同時,在今年的高考題目中,有的題目卻也引發了一定的爭論,比如2011新課標卷的高考作文題《中國崛起的特點》,題目給出的材料中寫到:中國崛起成為相關機構公佈的全球最大新聞。全球75萬家紙媒體、電子媒體及互聯網信息,發現其中報道中國崛起的信息有3億多條……」,對於這樣一個題目,有人說這也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的一個範例,但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這屬於主題先行。中國有沒有真正的崛起?應該是考生自己判斷後的表達。與一些給出具體事例的題目不同,廣東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回到原點》,作文要求考生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自定文體的文章。而對於今年為何這樣命題?高考語文評卷組長表示,希望能給考生一個充分發揮的空間,這也是廣東省近年來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

 廣東高考語文評卷組組長陳少華:

 考察出考生的這樣一種思辨的能力,真情實感的表達,關心時事,關心周邊的生活的狀態。我覺得這個題目來講,應該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解說:

 從世乒賽到中國的崛起,再到回到原點,高考作文無疑在引導學生關心時事,而全國卷的《關於誠信》,山西試卷的《中國的發展》,這一特徵也同樣鮮明。

 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喻旭初:

 由道德高標回歸現實生活,由泛泛地講一個大道理回歸到關心每個個人,關心生命的質量。那麼這個命題的變化反映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這正是我們時代經歷的一個過程。

 解說:

 喻老師認為,近十年高考作文題目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1年至2003年這一段,作文題目採用全國統一命題的形式,內容多考慮考生的道德取向。2004年至2006年是第二階段,全國實行新課改的省份開始自主命題,題型出現了畫題、材料命題等多種形式,進一步體現了社會文化趨勢,包含哲理和對美學價值的追求。2007年至2010年,作文題目開始趨向生活化,要求學生更面向現實生活,特別是2009年以來,題目開始關注人的心靈世界。

 喻旭初:

 比如說,去年北京的題目《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這個題目有引導作用的,就是在你追求個性化的同時,你不要忘記應該有廣闊的胸懷,同時要腳踏實地做事。

 主持人:

 你看完了今年的這個高考作文題,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如果我要是碰上《中國的崛起》,我覺得這個題目並不好寫。

 評論員白巖松:

 其實這幾年已經形成一個慣例,幾乎像全社會的一個必修課,高考的第一天之後大家都在關注高考的各地的作文題。今天我就接到全國很多地方的這種電話,當然我都沒有回答。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了題目上,的確今年有一些題目似乎選得很好,比如說北京這個題目,他給了孩子們更多個性表達的空間,更多想像力的空間,最重要的是給了多元思想的一種展現的空間。但是我不關心題目,我更關心的是一個又一個進步了的題目,接下來我們的閱卷老師和我們的評判標準會不會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和僵化的某些東西,讓這些個性的、多元的,然後讓這些有想像力的東西都被扼殺,最後是空話、套話,然後八股的話卻能得高分,所以我覺得如何讓真話、個性的話語可以在未來的閱捲過程當中被包容,被寬容,甚至被縱容。今天上午這個作文題只是考考生,接下來要考閱卷老師,考中國的教育,考我們整個中國的社會。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新二
央視女記者遭機場高速高官威脅      [2011-05-31]
聶衛平欲向央視討說法 中國棋院牽線      [2011-05-20]
聶衛平轟央視: 浪費國家資源      [2011-05-19]
央視:解放軍總長訪美亮明底線      [2011-05-17]
央視調查稱中國路橋收費暴利超樓市      [2011-05-11]
大運倒計時 央視:深圳太緊張      [2011-05-10]
央視:提「澳門模式」是倒退      [2011-05-09]
央視核實陳光標事件 還其清白      [2011-05-04]
央視曝天價拖車費:消費者滴血      [2011-05-04]
韋迪透露掃黑後央視或播中超      [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