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科技日報報道,「教育部巨資打造,百萬人出演。6月7日全國同步上映。史詩級災難片——《高考》。」
這是網上新近流傳的一段調侃。每年這幾天,考場外執勤的警察和救護車,惴惴不安的家長,以及海量的高考新聞,共同營造出一種緊張氛圍。30年來它揮之不去,愈發濃重。
20世紀80年代把高考形容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現在大學的門還如此難進嗎?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佈:2011年全國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計劃675萬名。而報名總數約為933萬。教育部稱,由於招生計劃增加、考生人數減少,今年全國平均錄取率比去年增加近4個百分點,達到72.3%。
也就是說,七成的考生能踏進高校的門檻。回想1977年高考,入學率只有6.9%——差了十倍之多。
十多年來,由於高校不斷擴招和考生減少,高考錄取率逐漸提高,在北京等城市甚至超過80%。可每年的高考之日,考生和家長依然如臨大敵,戰戰兢兢,伴隨高考的沉重感並未消逝。為什麼?
「現在大學容易進,但名校還是難進。」考生家長劉易描述她的思慮,「擴招以後錄取名額多了。但大學也分三六九等,越靠下教育質量越差。有的畢業找不到工作,上學等於白上。」
劉易總算不必為今年的高考擔憂——孩子去年考入北京一所211大學,讓她鬆了一口氣。「現在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進到重點大學,最好是清華北大。今後的發展就有保證了。」
可是,清華北大的名額並沒有增長。據記者瞭解,今年清華大學招生總體規模與往年持平,仍為3360人。北大今年校本部招生規模大約在2650人左右,醫學部招生835人,與往年相比沒什麼變化。
相比之下,不被青睞的民辦院校貢獻了許多高校名額。武漢東湖學院招生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今年計劃招生3000餘人,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在考生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將面臨更激烈的生源競爭。北京吉利大學的招生部的科長陳文龍也對記者表示,吉利大學今年計劃內招生人數2350人,自主招生方面則增加了20多個專業,計劃招生8000人。實際上,民辦高校早就面臨招不滿學生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