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網絡環境 需完善法律和網民自律
中國的互聯網在十幾年間迅速發展,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和豐富內容的同時,非法網絡公關、虛假信息、流氓軟件、網絡暴力等非法活動危害著網絡生態環境安全。
前不久,針對網絡上不文明的種種現象,新華網、中國網、人民網、新浪網、中國網絡電視台、騰訊網等全國百家網絡發出《爭創「文明網站」倡議書》,倡議全國網站傳播網絡先進文化,樹立網絡道德風尚,提高網絡服務質量。
新疆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白麗認為,打擊非法網絡公關等非法活動不能僅僅依靠有關部門的專項行動,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一方面,政府層面還需加強法製法規的建設,細化區分標準,並形成長效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和普通網民也應該重視自身的責任。
王蔚認為,網絡媒體應該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傳遞理性的聲音,而不是為了追求「注意力經濟」而傳播非合理、非理性的信息,媒體的注意力被非法網絡公關活動所誤導,長遠來看將損害互聯網行業的健康和長遠發展。
5月,中國140家網站代表在北京簽署抵制非法網絡公關行為自律公約,譴責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對此,新浪網民說:「很多水軍是通過QQ聯絡並安排工作的,期待在關閉網站後,能進一步加強對QQ、MSN等聊天工具的管理,不要使它們淪為骯髒的交易場。」
騰訊網有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網事」記者採訪時表示,網站作為信息發佈平台,對打擊非法網絡公關行為負有責任,「我們公司對非法網絡公關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一旦發現,會立刻採取措施對其行為進行制止。」
王蔚說,作為普通網民也應該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培養獨立思考的意識,理性看待網絡信息,從而提高自身的甄別和利用網絡信息的能力。
專家指出,從長期看,互聯網的基礎一定是法治和自律的結合,一定是政府與社會組織、私營機構以及廣大網民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因此,網絡監管部門應科學甄別眾多網站的類型,通過細化標準進行區別管理;相關部門還應積極通過立法和教育,盡快規範和引導網絡民意的表達形式和途徑,實現全社會網絡輿論空間的持續增長和網絡輿論內容的日趨真實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