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靠「死工資」維持生活
我開始明白N對漲薪千元的淡然。記得第一次聽到「死工資」這個詞,是今年初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時聽來的。她批評當今社會盛行的不是多勞多得,是「多撈多得」,國企、機關單位分配很不規範,隨便就能發一些錢,獎金、變相福利、灰色收入,而且還不用上稅。而真正盯在崗位幹活的人,「他就只能守著那點兒死工資」。
「死工資」——這不是希望工資「死去」,而表現了職工對工資僵化不動的憤恨,但很多人還不能不靠工資過活。N就淡淡地跟我說,靠工資永遠發不了財。他隨時準備跳往更好去處,炒股票、借其他收入來強化生活保障。
學者們形容說,國家經濟快速增長,但勞動者報酬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過去30年裡從61%降至39%,比發達國家低十幾個百分點。而構成勞動者報酬主要內容的工資,這些年來佔GDP比重也明顯下滑,官方數據說2002年工資占GDP比重是12%,近五年我沒找到權威數據,肯定只跌不升。
因而,社會上一片歌舞昇平,高檔消費場所林立,但是人們常常想不透消費者的錢是哪兒來的?有多少人是靠工資收入維持中產階級生活?肯定有,但應該不是大部分。再有別的辦法,是投資、啃老,吃家裡的。如果當上公務員找到好單位,住房問題解決了,手頭也會松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