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稱我國超97%礦難由人為因素導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28]    我要評論

事故死亡人數約占全世界的70%

「最新統計顯示,儘管我國年度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事故死亡人數卻占全世界煤礦死亡總人數的70%左右。」陳紅透露。

通過對近年煤礦事故資訊進行分類統計,可以發現煤礦事故的總死亡人數在逐年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也得到較為有效的控制,但零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依然居高不下。

國家安監總局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各類生產事故死亡79552人,同比減少3648人,下降4.4%。而照此計算,平均每天事故死亡218人,傷亡數字依然龐大。

根據陳紅對多個國有大型煤礦企業的調查顯示,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的不安全行為多是屬於無痕(不會留下痕跡,事後不可能發現)、過程性(持續時間較短,不易發現)的違章行為。

對此,兗礦集團某礦副總工程師兼調度室主任肖耀猛分析指出:「實際上許多零星的事故是無意間造成的,就是工人意識不到危險,更多地是關注生產操作,而對操作過程是否規範、周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很少關注。」

陳紅指出,實際上,「對不安全行為的有效控制成為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為有些不安全行為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從來都是最窮的、層次最低的人去幹煤礦」

「在中國,似乎從來都是最窮的、層次最低的人去幹煤礦、做採煤工,貧窮是中國煤炭生產事故層出不窮的最主要根源之一。」兗礦集團副總工程師王振平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

據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煤礦井下採掘一線80%以上為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大都來自中西部貧困落後地區,普遍存在文化水準偏低,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技能較差的現象,給煤礦安全生產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陳紅認為,企業應切實加強下井礦工的培訓工作,讓農民工真正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切勿圖形式,走過場,培訓合格後才能讓他們上崗下井。否則,不僅害了農民工,而且也為企業釀下了苦酒。

「在這個階段,煤炭生產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現在只能不停地通過提高人員素質和裝備水準、提高開煤礦的門檻、健全法律法規,逐步地淘汰小煤礦,才能保障生產安全。」王振平指出。

王振平分析指出,「中國現在是計件工資,多勞多得,刺激和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而計件工資帶來的不利因素,就是對經濟利益的無限追求而輕視生產安全,導致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層出不窮。可以說,計件工資也是造成不安全行為的重要因素。」

「根據實際情況,兗礦集團採取的行為措施就是重獎重罰,提高安全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鼓勵你違章作業,而是鼓勵提高勞動生產力;不靠冒險去賺更多的錢,而是靠安全生產來賺更多的錢。」王振平強調。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天狼
貴陽礦難至今已發現5具遺體      [2011-06-05]
貴陽礦難發現首具遇難者屍體      [2011-06-01]
四川榮縣一煤礦發生瓦斯爆炸      [2011-05-22]
黑省礦難瞞報 地方政府無作為      [2011-05-02]
黑龍江一礦難追蹤:誰在瞞報?      [2011-05-01]
半月瞞報2礦難 礦主憑啥囂張      [2011-04-26]
雲南一煤礦礦難瞞報死亡人數      [2011-04-18]
9嫌犯江西殺智障者偽造礦難      [2011-04-11]
新疆礦難被困10人全部遇難      [2011-04-05]
新疆礦難發現7名遇難者 3人被困待救      [201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