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原因仍需深入分析研究
國家海洋局表示,通過組織專家對此次溢油事故的分析,認為蓬萊19-3油田通過注水和巖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層壓力,為流體連通地層提供了能量,導致B平台海底溢油。而C平台在鑽井過程中發生井湧、側漏,從而導致了溢油發生。
「B平台這種海底溢油類型,在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中還是第一次遇到,我們的應對經驗不足。」郭明克坦言,「不論是陸地油田還是海上油田,向油田注水和進行巖屑回注都是很平常的做法。這次究竟為什麼會造成溢油事故,具體的原因仍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據介紹,把水注入油層以補充和保持油層壓力的措施稱為注水。為了彌補原油採出後所造成的地下虧空,保持或提高油層壓力,實現油田高產穩產,並獲得較高的采收率,世界各國的油田普遍採取了這種注水的方式。此外,在油田鑽井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的油基泥漿和含油的巖屑,為避免環境污染,將這些有害廢物注入到符合條件的地層中去的鑽井廢物處理方法,稱為巖屑回注。
「注水和巖屑回注,通常來說是被認為是有利於海洋環境的采油措施。」王斌說,「但這一次,注水和巖屑回注作業導致了地層壓力變化,這確實是對我們新的挑戰。」
郭明克表示,國家海洋局已責成康菲公司迅速查清溢油點,找準溢油來源,把窟窿堵死。「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溢油源找出來,把最終的原因找出來,採取切實的封堵,把油給堵住。」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