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下「紅線」?
評論中日釣魚島爭端時,德國《柏林評論報》8日說,釣魚島是中日的歷史問題,也是未來問題。一個小島嶼不僅關係到土地,還有經濟,以及國家榮譽問題。這是中日關係的最大威脅。日本「外交學者」網站的文章說,水是流動不居的,而島是靜止不動的,觀察東北亞島嶼爭端時應把這兩句話牢記心頭。正是因為島的這種特徵,它關係著國家認同、地緣政治、能源安全,關係著兩國競爭,可以改變平衡。
《韓國時報》6月29日的一篇文章認為,儘管從未證實,但看上去中國在處理釣魚島問題上已經潛在地設下了一系列「紅線」,日本的如下行為將被視為越過「紅線」:允許日本民眾登上或者在釣魚島上生活、在島上部署軍隊、在島上修建基礎設施或者軍事設施、開始在釣魚島附近勘探和開採資源。德意志廣播電台8日說,在南海,最終的競爭是中美較量,但在東海,日本因素更多。「全球安全網」評論說,日本政治的保守和中國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可能加劇矛盾激化,中日衝突可能破壞東北亞的聯盟平衡,韓國和台灣可能與中國大陸站在一起,日本則靠攏美國。
一名日本雜誌編輯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攔截飛機顯示日本人對中國崛起的事實還不能完全適應,因此帶著複雜而警戒的心理。根本原因是日本人把中國當成威脅而缺乏信賴。他稱,東海問題包括釣魚島問題是「非常難以言說的問題」,目前日本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只能加強防備和警戒。德國《巴登日報》稱,西方專家認為,雖然中國沒有強烈的海上霸權傾向,但海上衝突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去年9月的一篇文章說,最好的方式是中日同意將爭端提至國際法院,但現實中這不會發生,自從該地區據信存在富饒的油氣資源之後,雙方的主權要求越來越堅定。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刊文說,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中國人樂於看到小泉純一郎下台,但小泉之後的數位繼任者慘淡的民意支持度卻阻礙了他們在釣魚島問題上同中國的談判,這些領導人很難向日本民眾兜售任何妥協。另一方面,中國官員懷疑日本政府難以獲得足夠國內支持來談判和協商,因此也拒絕作出任何讓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