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美國《僑報》報道,中國共產黨至今已經走過90年歷程,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西方對中共領導能力的認識也在不斷演進,中共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領導力引發了西方強烈的興趣。中共的力量來自何處?不斷學習自我完善應該是來源之一。甚至有媒體稱,中共可能是世界上少數自覺具備學習意識的政黨。
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載的資料,制度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始於2002年12月26日,此後平均每月學習一次。在過去8年半內,中國最高決策層——中共中央政治局密集組織74場集體學習,這些課題構成瞭解讀中共的一串鑰匙。
「圓桌課堂」三方牽頭運作
據中央辦公廳人士介紹,課堂設在中南海懷仁堂一個會議室中,「學生」圍坐在同心圓桌邊。其中坐序由外到內依次是各部委官員、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坐在最中央面對講師。據悉,每次學習120分鐘,講課時間通常80分鐘,隨後提問、討論30分鐘,最後由總書記作總結講話。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基本由中央辦公廳、相關部委、相關科研機構三層共同協作完成。中央辦公廳人士對記者說:「一般情況下流程是,中共中央辦公廳牽頭,中央政策研究室負責選題,相關部委負責確定講師和講稿。上報的講稿起草人和講師,經中辦批准後具體操作,講稿最後提交給中央辦公廳和中央政策研究室通過後定稿。」
中央黨校黨建原理教研室副主任蔡志強教授透露,接到選題後,講師需要根據中央提出的授課需求在相關領域廣泛開展調研,在此過程中講稿會反覆修改,「我所接觸的講師一般結束調研後,會在日常課堂以及其他官員培訓中多次試講,其目的便是尋求外界反應,檢驗授課內容,並反覆調整講課思路。」
法制建設為最熱課題
兩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都是從學法開始,縱觀這份長長的學習課程表,法律是被提及最多的字眼,平均每年至少一次。
首堂法律課的講師之一是武漢大學教授周葉中。為何首次學習選擇此課題?他指出:「當時選擇這個課題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當時已有20多年,市場經濟的發展已取得較大成效,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各方面對於民主法制建設的需求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對改革開放的保障作用也已得到充分體現,進一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出來。」由此可見,這個時候集體學習《憲法》恰逢其時。
中央黨校教授蔡志強對周葉中的觀點表示認同:「中共當時清晰地看到,改革開放走過20年,經濟迅速發展,但社會法制似乎未有跟上『腳步』。一系列社會矛盾逐漸凸顯,這對於過去實行計劃經濟的執政黨,無疑是個巨大挑戰。所以,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
實際上,中共集體學習法律知識,早已形成制度,在1986年中共就曾集體學法。1994年時為華東政法學院教授的曹建明就在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共政治局成員講授了一堂法制課。這一般被認為是中共政治局的首堂法制課。中共「十六大」之後,在集體學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學習內容開始擴展至多個領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許崇德,也是中共集體學習第一堂課的主講人之一,這位已經82歲高齡的法學泰斗至今還在帶研究生,堅持教學工作。他清楚記得,聽課的除了9位常委外還有100多位政府官員,「提前10分鐘就都到齊了,總書記就讓我提前開講,所有人都做了筆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吳漢東,對為中共政治局講課的經歷也記憶猶新,為講好這一課,他前後跑了五趟北京,「講解用時90分鐘,隨後是30分鐘的討論時間,最後總書記做了總結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