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設雷聲大資本市場雨點小
有媒體估測,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若僅以每套50平米、每平米3000元的建築成本計算,需要的總投資近5.4萬億人民幣。
而對於2011年計劃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房而言,預計投資將達到1.3萬億。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中央財政將為保障性住房提供1030億元補助資金,這就意味著,剩下的1.2萬億將通過地方財政、商業信貸、保障房開發企業、保障對象及其他社會途徑實現。
為緩解地方的財政壓力,發改委近日發佈了《關於利用債券融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和保障房開發企業發行企業債。財政部也計劃安排發行2000億元地方債,並將所募集的資金優先投向保障房。
叢屹對「地方債+企業債」的模式給予肯定,「下半年保障房建設的融資困難可以大大緩解,樂觀估計,此舉年內融資規模最多可達6000億元。」
以此計算,通過政府直接解決的資金可達8000億左右,這意味著還有近三分之一的資金缺口需要通過市場籌集。
但據記者瞭解,以銀行為代表的市場化資本尚未表現出太大作為。地方上急不可耐多少是因為中央多次強調,今年1000萬套保障房的開工任務是「硬指標」,但以逐利為目的的商業資本並沒有這樣的壓力。
有銀行業人士向人民網記者透露,保障房貸款項目的收益率並不高,在今年信貸總額偏緊的情況下,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更願意將有限的額度投向收益更高的項目。某省主管官員也證實,企業目前參與的積極性的確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