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三峽工程導致了旱災」,「三峽工程破壞了環境」,「三峽工程帶來了地震」……一段時間以來,每當我國局部地區發生氣象、地質異常時,就有人把問題的成因歸咎於三峽工程的建設。
應該講,人們對三峽工程的「細究」是有道理的,也有很多是合理的。專家認為,三峽工程在建設之前已經就泥沙淤積、生態環境影響等做了可行性研究。而且根據目前的檢測數據,影響並沒有超出當時的預期,有些甚至好於預期。
今年上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曠日持久的大旱,受旱面積上億畝。三峽工程立即被指為禍因。其實,三峽工程在改善枯水期中下游航運條件、緩解中下游生產生活用水緊張等方面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截至5月底,三峽工程已累計向下游補水約188億立方米。這次長江中下游地區乾旱的主要原因,是長江中下游降雨較歷史同期均值偏少五成、是50多年來最少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