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上將縱論積極防禦戰略思想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圖片: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三軍儀仗隊護衛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

【文匯網訊】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上將7月18日在《學習時報》撰文,縱論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全文如下:

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史詩般勾畫我們黨成立90周年英勇無畏的歷史征程,精闢概括了我們黨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歷史經驗,突出強調了我們黨繼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歷史擔當,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人民軍隊是完成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堅強後盾。革命初期,黨在血雨腥風中堅信「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發現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偉大真理,毅然走上了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從八一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起,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軍事理論。黨在領導人民軍隊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和新中國國防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指導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嶄新實踐中,形成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主席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形成了黨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軍事指導理論體系。黨的軍事指導理論體系,猶如一座座連綿不斷的思想高峰構成的雄偉山脈,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橫亙其中的巍巍山脊,是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靈魂。在革命和戰爭年代,積極防禦戰略思想作為黨的正確軍事路線,引領著我軍克敵制勝;在和平與發展時代,積極防禦戰略思想作為黨和國家軍事政策的集中體現,指引著我軍不斷加強現代化建設、積極推進軍事鬥爭準備。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戰勝國內外一個又一個強大敵人,洗刷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之所以能夠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政權,使強大的新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正是由於有了積極防禦戰略思想這個法寶和科學指南。

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演進歷程,就是我軍軍事思想不斷豐富、日益完善的發展史。認真總結其中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發掘其精髓要義與理論淵源,對於領悟我軍戰略思想的深厚底蘊,收穫更多帶有根本指導意義的規律性認識,推動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科學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偉大勝利

列寧指出:「革命的理論並不是誰臆想出來的東西,它是從世界各國的革命經驗和革命思想的總結和概括中產生出來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反映了我們黨領導武裝鬥爭和軍隊建設的生動實踐,折射出長期的軍事鬥爭發展歷史中如何選擇正確道路的艱難歷程,凝聚著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智慧,導演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創造了以「誘敵深入」為核心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形成以游擊戰為主的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粉碎了敵人多次「圍剿」。紅軍從創立之日起就遭到強大敵人反覆「圍剿」。採取什麼樣的軍事對策,黨內存在嚴重分歧,多數人照搬俄國革命經驗,主張進攻而否定防禦。毛澤東、朱德在領導井岡山武裝鬥爭的成功實踐中,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隨著紅軍不斷發展壯大,毛澤東在1930年10月進一步提出「誘敵深入」方針,領導中央紅軍粉碎敵人四次「圍剿」,紅軍不斷壯大,根據地日益擴展。「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執行消極防禦路線,先是推行冒險主義和投機主義,繼而採取保守主義和逃跑主義,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使紅軍損失慘重,幾乎葬送了中國革命的前途。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我們黨開始全面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毛澤東l936年12月發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精闢論述積極防禦的精神實質和基本原則,標誌著積極防禦戰略思想上升為理論形態,標誌著一條正確的軍事路線開始確立,並為廣大指戰員所接受。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提出「持久戰」總方針,堅持「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作戰方針,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毛澤東在1938年5月發表的《論持久戰》這篇氣勢恢宏的論著中,分析抗日戰爭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四個基本特點,並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提出持久戰的總方針,實行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形成了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完整理論體系,從根本上否定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思想,為抗日戰爭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黨領導人民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充分發揮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贏得了近百年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個時期,積極防禦戰略思想開始成熟。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方針,奪取了解放戰爭的徹底勝利。針對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黨及時作出從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的戰略決策,確立了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的戰略方針。毛澤東提出十大軍事原則,開創形成實施戰略進攻的新模式和一整套理論原則,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得到全面豐富和發展。在積極防禦戰略方針指導下,我軍在戰略防禦階段基本上進行運動戰,轉入戰略進攻後逐漸加強城市攻堅戰和野戰陣地攻堅戰,進入戰略決戰階段後採取大規模運動戰與大規模陣地戰相結合的作戰形式。短短3年就消滅國民黨軍800萬,以雷霆萬鈞、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原國民黨將領鄭洞國率部起義之後,認真學習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軍事論著,看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戰略指導新境界,感歎太晚才讀到毛主席的著作。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我軍繼承發揚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粉碎美軍攻勢,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這場同世界頭號強敵進行的現代化戰爭中,我軍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了在現代條件下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強敵的寶貴經驗,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又有了新的重大發展。我軍在第一階段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的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戰略方針,在第二階段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通過先反後守、守中有攻的作戰行動,以劣勢裝備戰勝了以美國軍隊為主、由16個國家和地區的部隊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迫使美國在「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沮喪地簽字。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在境外作戰中煥發出的燦爛光彩,為新中國亮相世界舉行了一個光輝的「奠基禮」!二戰名將蒙哥馬利驚歎於毛澤東戰略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戰爭實踐的卓越輝煌,他忠告世間的軍事家們:「戰略指導的一條禁律就是不要同中國打仗。」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歷史階段,對積極防禦戰略方針進行了充實、調整,科學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為應對美帝國主義可能的侵略,確立了「積極防禦、後發制人」方針。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面對美、蘇、印、蔣「合圍式」的軍事威脅,確立「有頂有放,誘敵深入,縱深殲敵」方針。第三次是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重點應對蘇聯可能對我「三北」地區的大規模入侵,提出了「積極防禦,誘敵深入」方針,後調整為「積極防禦」方針。第四次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根據鄧小平關於「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的科學判斷,提出「穩定北線,加強南線,強邊固防,經略海洋」的戰略指導。第五次是90年代初,針對兩極格局終結和世界新軍事變革興起,制定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提出以「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為核心的戰略指導。第六次是21世紀初,根據新的形勢任務,充實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到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提出了應對危機、維護和平、打贏戰爭的戰略指導。數次戰略方針調整,為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充實了新的內容,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提供了理論依據。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磬添
美退役上將:未來必與中俄交戰      [2011-05-29]
美軍上將家中夜宴陳炳德 大秀熱情      [2011-05-16]
上將李德生逝世 享年96歲      [2011-05-09]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德生上將逝世      [2011-05-08]
美前上將誣華全面展示擴張野心      [2011-01-16]
地方政府曬「三公」大幕將啟      [2011-07-19]
達芬奇首發道歉信 未提賠償      [2011-07-19]
美稱中國核航母將吸收前蘇聯設計      [2011-07-19]
杭州原副市長許邁永、蘇州原副市長姜人傑被執行死刑      [2011-07-19]
深圳清拆5000餘處便民設施      [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