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料圖:7月13日,重慶市一農貿市場,前來購買豬肉的市民跟老闆討價還價。 「產業軟肋」是禍根 「逆調節」難題待解
週期縮短、價格「蹦極」,暴露了國內生豬產業的諸多「軟肋」。同時,肉價監管出現「逆調節」現象,也亟待改善。
一些養殖專家表示,當規模化養殖佔到市場的80%以上,「豬週期」振幅就會趨於平穩。而在國內,家庭散養等小規模生產仍占較大比例,每逢週期性價格震盪,都會出現「散養戶跑得快,規模戶跟不上」的現象。
規模化水平低帶來的防疫困難,也是行業軟肋,常常加劇肉價波動。
陝西省武功縣賈晁村養殖戶賈松柱說,去年10月外來客商來收購生豬後,第二天就有8頭豬不吃不喝,第三天就有40頭豬出現同樣症狀。「疫病防控不是一家一戶能做到的,政府應完善生豬防疫體系。」
記者調研發現,肉價監管一定程度上平抑了高價,但監管中也出現「逆調節」現象,加劇了市場波動。
目前肉價調控有一個特點,即政府總是在高價時介入,發放養殖和防疫補貼,扶持生產,其結果必然是肉價下跌;而到肉價跌回低谷時,一些地方又放任自流,不管不問,又必然導致供應減少。
中國畜牧協會副會長溫志芬表示,這種「逆調節」的做法,對短期內平抑豬肉價格起到了作用;但跳出來看,則加劇了價格波動,陷入「肉貴傷民,豬賤傷農」的監管怪圈。
憑借多年養豬經驗,鍾光明很清楚大跌之後必然會大漲,但為何明知減少存欄量是「虧本的買賣」還要減呢?鍾光明道出了苦衷:去年肉價低時,賣一頭豬就虧上百元,自己規模不夠,又不能獲得貸款,為了生存只能「割肉斬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