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瓦良格」航母已經按中國的標準續建和改裝,配備了中國的、性能比原設計更好的雷達電子設備、自衛防禦武器等。艦載機則是參考蘇-33自主研製的殲-15。 【文匯網訊】據新世紀週刊報道,2009年5月,「瓦良格」這一俄羅斯海軍傳統艦名的俄文銘刻已被剷去;如今,「瓦良格」只是中方命名公佈前,公眾及媒體對該艘航母的慣稱。
圍繞中國航母,各方關注,軍方慎言。
6月29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就有關「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將試航」的問題回應稱:「目前,我沒有新的信息可以補充。」
此前,楊宇軍的兩位前任,對於中國航母的相關問題亦是惜字如金。今年4月27日,時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耿雁生,就航母問題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向大家發佈。」
早前的2008年12月23日,時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黃雪平,曾正面回應過航母的問題。他說,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具體要求;「中國政府將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認真研究考慮有關問題。」
2009年3月20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第一次將航母的問題明朗化。在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時,梁光烈稱,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
「現在航母在建,還沒建成,等建完再說。」今年6月7日,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接受港媒採訪時,證實了中國建造航母的消息。
「如何釋放第一艘航母的相關信息,我想中央會選擇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適當的宣佈。」
海軍少將、原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在接受財新《新世紀》專訪時說,「首艘航母的作用不亞於『兩彈一星』,它對捍衛我們國家的海洋權益,乃至影響世界戰略格局都有重大意義。」
買殼
海軍多位軍方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證實,第一艘航母是改建而成。「就是買了一個船殼,再改建修復。」
一位軍方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中國購買的船殼,正是原蘇聯尚未全部建造完工的航母「瓦良格」號。
1982年5月7日,原蘇共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做出了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次年,原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瓦良格」號的前身「定單106」。
彼時,參與建造工程的共有將近五千家企業、科學研究院及設計局;由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
按照設計,「定單106」號航母的滿載排水量為59000噸,艦長304米,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
1988年,命名為「裡加」的「定單106」號船體建造完成,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裡加」號正式更名為「瓦良格」號。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成率已達68%。
風雲難測。1991年12月25日,蘇聯突然解體。此後,「瓦良格」號最終歸屬烏克蘭。由於烏克蘭財力不濟,該航母於1992年1月停工。
1995年,烏克蘭官方決定將「瓦良格」號處置權交給黑海造船廠。因無力繼續建造,拆解又不划算,該艘航母僅剩出售一途。
當年10月22日,基輔級航母「明斯克」號與「諾沃羅西斯克」號被俄羅斯出售給韓國拆解——「明斯克」號最後落戶中國深圳,此後成為航母主題公園。
「瓦良格」號的買家,也是來自中國的財團。
1998年4月,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號。在向該公司交船前,烏克蘭方面因迫於美國的壓力,「瓦良格」號的艦載武器裝備及動力系統等設備被拆卸一空。
1999年7月,已無動力系統的「瓦良格」號由拖船拖出港口。然而,在試圖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土耳其政府將其攔下。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有關人士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磋商。在做出全面安全承諾及繳納巨額保證金後,才被拖出黑海。
此後,因埃及政府未同意「瓦良格」號通過蘇伊士運河,又繞過好望角後再取道前往中國。
2002年2月20日,「瓦良格」號終於進入中國領海。3月3日,抵達航行的終點大連。
不過,曾聲稱要將「瓦良格」號改裝為娛樂用船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其博彩營業許可證於航母靠泊大連當天被吊銷。「瓦良格」號並沒有改造成賭船,抵達大連後最終由軍方掌控。
前述澳門公司的母公司香港創律集團,其主席徐增平與軍方不無特殊關係,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與軍方有關。
2002年底,華夏證券因投資出現巨額虧損,由此牽出其曾參與購買「瓦良格」號的秘聞。華夏證券於2008年宣佈破產。
如今,親歷參與謀劃購買航母的原華夏證券知情人士,仍視當年的行動為敏感事件,不願對財新《新世紀》記者多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