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成為人們關注焦點。顯然,我們並非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的著眼點在於,釋放社會部門活力,使之在社會服務體系中發揮應有作用。然而長期以來,這類部門要麼統得太死,缺少必要良性競爭;要麼偏離「公益優先」,墜入利潤最大化的泥淖。
作為基本民生問題,醫療、教育、公交等「涉公」事業如何發展?「公益」與「可持續」之間如何兩全?創辦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把「香港因素」引入醫療體系,就是期望從中找尋出可供公立醫院改革的「樣本」。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組織架構令人耳目一新。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董事會成員由深港兩地分別派員組成,董事會成員全部兼職不授薪,董事長由深圳市政府委派。監事會分別由深港雙方推薦,且全部兼職。管理團隊經董事會通過並聘任,院長由港方推薦醫學專業人士擔任,常務副院長由深圳方推薦。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團隊「三權分立」。總體來看,董事會處於決策地位;管理團隊,決定著實際的運行質量和價值目標;監事會監督相關職務行為。這種組織架構,從投資、監督、管理等各個環節體現了多元化,目的在於確保醫院的運行不偏離「公益優先」的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