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事故會成為拐點嗎?
瑞士《新蘇黎世報》26日把高速列車稱做「中國高精尖技術崛起世界的標誌」。英國《金融時報》早就給中國製造了「高鐵外交」這樣的詞,文章稱,在中國協助下,哈薩克斯坦很快也將擁有自己的高速鐵路,「這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轉變,因為就在不那麼久以前,在中亞大草原上辛勤鋪設鐵路的,還是俄羅斯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遺留的影響在哈薩克斯坦鐵路系統仍然十分明顯:該國鐵路採用俄羅斯(而非中國)的軌距標準」。文章說,在中國的貿易夥伴中,有不少正急著發展高速鐵路,哈薩克斯坦只是最新一例。泰國和老撾近期都與中國簽署了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中國鐵路企業正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投標承建高鐵項目,而阿根廷已向中國購買了高速鐵路列車。
韓國《東亞日報》稱,與衛星、航母、深海潛艇一樣,高鐵是中國復興的象徵,還被貼上開通里程、運行速度、發展速度均為世界第一的標籤,但「一道閃電就讓中國崛起墜落」。韓國《朝鮮日報》26日聲稱,中國在一味追求「世界第一」的同時,安全被拋之腦後。不只在鐵路領域,中國在其他領域也表現出「世界第一強迫症」。英國倫敦花費150年時間構建的地鐵網,中國上海只用了15年。韓國YTN電視台26日引述仁川大學教授樸承俊的話說,最近30年高速發展的中國鐵路發生如此大的慘禍,讓中國人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他認為,中國以前都是「慢慢的」,但最近過度自信產生了什麼事情都要追求「快」的思維。
香港《中評社》26日的文章說,隨著溫州動車慘禍的發生,中國發展的速度和前進的軌道勢將引起爭議,爭議焦點就是,高速發展的中國會不會脫軌?文章說,過去幾十年,中國有鐵路建設熱、道路橋樑熱、高層建築熱、地鐵建設熱、碼頭港口熱、煤礦開發熱,僅各地建的橋樑目前就達60萬座。文章稱,有專家認為,中國還能繼續騰飛20年,但也有人稱,中國已從力量爆發期轉到問題爆發期。
香港《亞洲時報》的文章說,決策的制定和貫徹迅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過去30年來能取得如此高速增長。但貫徹決定迅速並非總是好事。公眾協商必然會拖慢進程,但如果錯誤發生在決策制定時,實施越快,造成損失就越多。中國為過去30年來「高效的」高速增長付出了巨大代價,比如發展不平衡、環境污染和社會不公。更令人擔憂的是,追求「成功」使中國官員頭腦中形成速度就是一切的觀念。美國《舊金山紀事報》25日引述花旗集團專家的話說,中國模式面臨拐點。文章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會在明年選擇將GDP增長逐漸調至7%-8%,花更多時間去修復快速增長帶來的問題。
|